高产条件下超级稻对种植密度反应研究.docVIP

高产条件下超级稻对种植密度反应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产条件下超级稻对种植密度反应研究

高产条件下超级稻对种植密度反应研究   摘要:[JP3]为了探明高产条件下超级稻对种植密度的反应,选用五优308、广两优1128、深两优5814、玉香油占、C两优608、两优培九、黄华占、宜香1577、Y两优一号、珞优9348等10个超级稻品种,于2013年在贵州省兴义市进行大田小区试验,设置2种移栽密度,移栽15万、30万穴/hm2。结果表明:10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范围为7 527.6~12 732.3 kg/hm2,高密度条件下10个品种平均产量为10 330.6 kg/hm2,低密度条件下为9 632.0 kg/hm2,高密度平均产量比低密度高出7.25%。产量高的原因主要是高密度条件下的平均有效穗数为301.5万穗/hm2,比低密度高出21.35%。对种植密度较敏感的品种有玉香油占、宜香1577、五优308、Y两优一号、黄华占,其高密度条件下的产量比低密度分别高出247%、1133%、17.15%、4.75%、1584%,其高密度条件下的有效穗数比低密度分别高出28.33%、16.07%、2258%、367%、14.36%;而对种植密度反应钝感的品种是C两优608、广两优1128、两优培九、珞优9348。可见,在高产栽培中,应对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密度反应敏感的品种应适当密植,以保证有足够的有效穗数而达到高产。   关键词:产量构成;分蘖;栽培密度;产量;有效穗数   中图分类号: S511.0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号:1002-1302(2016)12-0126-04   收稿日期:2015-10-27   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基金(编号:11YJ11);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编号:12A071)。   作者简介:张文(1992―),男,湖南张家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与耕作学。E-mail:270463385@。   通信作者:敖和军,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与耕作学。E-mail:aohejun@126.com。   推广种植超级稻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超级稻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品种(组合)水平的新品种(组合)[1]。超级稻的分蘖能力比常规品种(组合)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品种基因决定的,但是栽培管理措施、施氮水平、秧苗质量、栽插密度、水分、温光等生态生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调控作用[2]。水稻单位面积穗数作为产量构成因素之一,主要取决于分蘖发生数量与成穗率的高低,研究分蘖发生与成穗率的影响因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仍是水稻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科学家多年研究,分离并克隆了对水稻分蘖进行控制的关键基因MOC,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分析[3-4],是从基因水平对水稻分蘖研究的重大进展。除了遗传因素,栽培管理因素也对水稻分蘖的影响较大。其中水分对水稻分蘖的影响较为显著,分蘖期是水稻对水分的敏感时期,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有利于早分蘖。水层过深,分蘖逐渐受到抑制。反之,土壤水分降到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下时,对水稻的分蘖开始有所影响。氮素水平对水稻分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分蘖芽的分化发育和分蘖的发生终止的影响。茎鞘含氮率与分蘖发生的关系甚为密切,在含氮率为2.7%~3.3%时,水稻分蘖发生,低于1.3%时,分蘖芽的分化发育就停留在3幼1基期,处在中间状态的含氮率分蘖芽分化发育滞缓[5]。成穗率作为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主要组成之一,在科学家张祖德的研究中发现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的2条化学调控途径,一是促进秧田分蘖和本田早发,二是控制水稻无效分蘖[6]。有研究表明,于秧苗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或应用烯效唑浸种,既可培育分蘖矮壮秧,又可起到促进本田早发的双重生物学效应[7]。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单一的因素对水稻分蘖以及分蘖芽生长趋势的影响,如水分、氮素水平、栽培方式、温度等单一的环境或生理生态因素。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解决水稻分蘖问题还有一定的距离,现阶段的遗传基因研究只能做一些基础的定位等,而对于基因改良,完全从基因的角度去解决分蘖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笔者认为现今应该发展从多因素的角度去做研究,以多因素互作的方式去更好地解决水稻分蘖以及分蘖芽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水稻的增产[8]。增加穗肥的用量促进了颖花的分化并降低了颖花的退化,从而促进大穗的形成,提高了每穗粒数[9]。喷施赤霉素浓度为10 mg/L时,能够控制水稻无效分蘖,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数及成穗率,从而能够达到保穗控蘖、增加水稻产量的目的[10]。随着密度的降低,水稻的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相应延迟,稀植栽培的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单株有效穗有较大程度增加,同时,种植密度的下降使得各个时期分蘖成穗的经济性状整体优化,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