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中药辐照灭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目 录
一、概述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三、辐照装置
四、辐照剂量
五、辐照检测
六、参考文献
七、著者
八、附件
一、概述
为指导和规范辐照技术在中药灭菌中的正确应用,保证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的辐照灭菌是指利用γ射线或是以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或转换成的射线杀灭微生物的过程,作为药品生产过程中降低药品微生物负载的一种辅助手段。
本指导原则包括中药辐照灭菌基本原则及要求、辐照装置、辐照剂量和辐照检测等内容,适用于采用辐照灭菌的中药新药及灭菌方法变更为辐照灭菌的已上市中药。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
(一)“必要、科学、合理”原则
中药采用辐照灭菌应充分说明其必要性,该方法应是在其他常用灭菌方法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而采用,且不得重复照射。申请人需要对产品研发和生产、产品性质等有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如采用辐照灭菌,应针对辐照灭菌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生物学性质等方面影响进行全面研究和评估,通过提供的研究资料说明采用辐照灭菌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如处方药味含有结构不稳定成分的,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考察辐照灭菌前后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变化情况。
(二)“安全、有效、稳定”原则
中药采用辐照灭菌应以不影响原料或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为原则。需要通过一定的研究工作考察和评估辐照灭菌对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1)应进行辐照前后的对比研究,包括采用指纹图谱等方法,尽可能全面地反映辐照灭菌前后药品所含成分种类或含量的变化情况。必要时,应采用与适应症相关的药效指标,比较辐照灭菌前后药品有效性的差异,或开展安全性研究。
(2)对于毒性饮片或处方中含有毒性饮片的半成品,若采用辐照灭菌,应关注辐照灭菌对药品安全性的影响。
(3)已上市中成药变更灭菌工艺,如改用辐照灭菌前后样品的药用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应按《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的相应要求进行研究。
(三)严格执行GMP的管理要求
辐照灭菌技术不能替代药品生产的GMP管理,中药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GMP规范,各个生产环节应设置降低微生物负载的措施,严格原料药材的挑选、清洁、炮制等加工环节,不应当将采用辐照灭菌作为降低药品微生物负载的唯一途径。药品生产企业应制定灭菌过程控制文件,包括每一灭菌批的灭菌过程参数记录及包含产品名称、批号、含水量、初始含菌量、辐照灭菌后含菌量、包装材质、包装规格等在内的样品记录,灭菌记录应可追溯到中药产品的每一生产批。
三、辐照装置
应选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验收、许可登记,且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辐照装置进行中药辐照灭菌。中药生产企业应加强辐照单位审计,并要求辐照单位提供包括辐照产品名称、批号、堆积方式、辐照日期、辐照目的、吸收剂量率、辐照时间、总体平均剂量及保证剂量均匀分布的措施等在内的辐照产品记录。
适用于中药辐照的电离辐射有:(1) 60Co等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γ射线;(2)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低于5MeV的X射线;(3)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低于10MeV的电子束。可采用静态辐照、动态辐照(包括动态步进辐照及产品流动辐照)等辐照方式。
四、辐照剂量
应分析产品特征,综合考虑处方组成、所含成分类别、微生物负载及抗性等情况,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和实际生产中积累的数据,全面分析和评估辐照对药用物质基础、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确定拟采用的辐照剂量。
建议尽可能采用低剂量辐照灭菌,中药辐照剂量原则上不超过10kGy。紫菀、锦灯笼、乳香、天竺黄、补骨脂等原料药材、饮片、药粉,以及含有上述一种或多种原料的中药半成品或成品建议辐照剂量不超过3kGy。
龙胆、秦艽原料药材、饮片、药粉及含有龙胆、秦艽的半成品或成品不得辐照。
五、辐照检测
中药生产企业可根据品种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辐照检测方法,对经辐照的原辅料、半成品进行辐照检测。对含有药材原粉的原料及半成品,若经过1kGy或以上剂量辐照的鉴别,可参考采用光释光鉴别法(见附件)。
六、参考文献
1.《60Co辐射中药灭菌剂量标准》,卫药发[1997]第38号。
2. 国标:
GB 17568γ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
GB/T 25306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工程通用规范
GB 16334γ辐照装置食品加工实用剂量学导则
GB/T 18524 食品辐照通用技术要求
GB/T 16841 能量为300keV~25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则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5446 辐射加工剂量学术语
七、著者 《中药辐照灭菌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
八、附件附件
光释光鉴别法
本方法适用于药材、含生药原粉固体制剂是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