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鹰嘴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VIP

不同种植密度对鹰嘴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毕业学术论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不同种植密度对鹰嘴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学 院 农学院 专 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 班级 081 姓 名 学号 073135128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2013年5月28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目 录 摘要1 1 材料和方法 3 1.1材料3 1.2 方法 3 1.2.1田间管理 .4 1.2.2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4 2 结果与分析4 2.1生育期与生育期分析 4 2.2密度对株高的影响分析 5 2.3 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6 2.3.1植株性状与产量关系分析 7 2.4 鹰嘴豆不同种植密度的枝..8 2.5不同种植密度对品质的影响 8 3 结论.9 参考文献10谢 辞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鹰嘴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向 玛依努尔·艾买提 指导教师:伊力哈木?努尔 摘要:以阿瓦提Ⅰ号为材料,研究新疆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鹰嘴豆生育期,植株性状,株高、分枝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密度的增加,生育期逐渐的延长,株高逐渐增加。从分枝上鹰嘴豆籽粒主要产生于来说适宜密度范围内(25万/hm2~30万/hm2 )。所获得产量以1715㎏/ h㎡~1860㎏/ h㎡;在此范围内一级分枝小于二级分枝,分枝的比例 1:1.2 。 关键词:鹰嘴豆;不同种植密度;产量 鹰嘴豆是属蚕豆族,豆目,碟形花亚目,豆科,鹰嘴豆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不完全分化的草本植物。中文名有桃豆,鸡头豆,羊头豆,脑豆子等。英文名为ChickPea或Gram,豆科鹰嘴豆属中的栽培种,维吾尔语称“诺胡提”[1]。 鹰嘴豆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中心位于西亚,地中海岩岸和埃塞俄比亚,7000多年前就驯化成功,并开始种植。主要分布在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西亚的土耳其和伊朗,东南亚的缅甸,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南美的墨西哥和澳洲的西班牙。世界各洲均种植鹰嘴豆,目前生产鹰嘴豆的国家约有40个[2]。其中面积最大的10个国家是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缅典,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伊朗,摩洛哥和孟加拉。龙以印度的鹰嘴豆收获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3]。目前,我国鹰嘴豆主要种植在新疆,甘肃,青海,云南,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省北部等一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二为生活改善不多的革命老区,干旱,半干旱,寒冷,半寒冷的黄土高原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提供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新疆天山北坡海拔1300 m的木垒县,是鹰嘴豆的主要产区,已有2500年的种植历史[4-5]。 鹰嘴豆对土壤要求不严,从沙土,沙壤土到重壤土均可种植, 但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轻壤土上种植可获得丰产,优质。鹰嘴豆对盐碱土反应敏感,当土壤pH 值低于4.6时镰刀菌(萎蔫病) 危害加重, 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8.6,不宜选豆科作物作前茬[6]。整地以蓄水保墒为主, 提倡秋整地, 深松或深耕20~30cm。整地前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0t/h㎡。化肥应以磷肥(基肥) 为主, 单施氮肥和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施用化肥150kg/h㎡,北方地区一般施磷肥120㎏/h㎡,氮肥15kg/h㎡,钾肥15kg/h㎡。在微量元素肥料中,施用钼肥对鹰嘴豆增产最有效,其次是锌肥 [7]。 鹰嘴豆种子含蛋白质20%,脂肪油4.6%~6.1%,淀粉44.89%~52.80%,矿物质2.36%~4.67%,粗纤维2.4%~10.06%。脂类中含胆碱磷脂。糖类有阿糖配葡聚糖0.8%~1.2%、葡萄糖、蔗糖和鹰嘴豆糖。新收的种子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泛酸、植酸。此外,尚含磷、钙、铁等无机元素。发芽的种子胚芽部分含异黄酮类:鹰嘴豆芽素A、鹰嘴豆谷芽素、鹰嘴豆芽素C等。其植物幼苗中含黄酮类:异甘草素及其4-葡萄糖苷、三羟基黄酮和鹰嘴豆芽素7-葡萄糖苷。茎叶含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蔗糖以及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草酸、葡萄糖、果糖等。根含少量苜蓿酚和氧甲基考迈斯托醇[8]。鹰嘴豆茎、叶、荚上都有腺体,这些腺体的分泌物在医药上可以医治支气管炎、粘膜炎、霍乱、便泌、痢疾、消化不良、肠胃气胀、毒蛇咬伤、中暑等疾病。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9]。 从鹰嘴豆中分离出一种成分,能促进维生素C缺乏的豚鼠生长,其作用与橙皮苷相似。大鼠食用其鹰嘴豆分离出的脂质,能明显降低食饵性高胆甾醇血脂症的血清脂质,包括游离胆甾醇,胆甾醇脂,磷脂及三酸甘油脂等,肝组织脂质含量亦显著降低,粪中排出的胆甾终末产物则增加,作用原理则可能是增加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