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详细步骤.doc
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详细步骤
组织的研磨
准备:研钵、研磨棒、EP管、药匙、液氮、液氮匙、自封袋、一次性手套、棉手套
步骤:①用研磨棒将装有冻存组织的EP管敲碎,取出组织,在研钵中盛满液氮,用力敲碎组织,研磨。
②研磨过程中一旦液氮干了,立即加入液氮,保持研磨在液氮中进行,直至组织呈干粉状。
③用在液氮中浸泡过的药匙将研磨好的粉末盛入新的EP管中。
④装有组织粉末的EP管现在液氮中保存,待所有组织都研磨结束后装入自封袋,于-80℃保存。
注意:1.研钵使用前要用锡纸包口、研磨棒用锡纸包头,在烘箱中烘烤180℃至少3h以上。
2.组织研磨成粉末后待液氮全部挥发后再将组织粉末装管。
3.每种样品都最好留有副管,备用。
裂解提蛋白
准备:裂解液配制比例 RIPA:PMSF=1000:10=100:1
若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则比例一般为1:1000(即1ml裂解液加1μl蛋白酶抑制剂)
步骤:①将RIPA和PMSF按比例混匀,加入到装有组织粉末的EP管中,一般加入300~500μl左右(浓度尽量高点)。
②盖好盖子,在冰上裂解30~40min.
③到时间后于4℃,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于-20℃保存。
注意:1.裂解液加入后用手指弹一下混匀,当加入量很少时,成粘稠状,有必要时应用枪头混匀。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BCA试剂盒)
准备:BCA试剂盒(BCA试剂A、BCA试剂B、蛋白标准液)、酶标板、酶标仪、摇床
步骤:①按1:15或1:30稀释待测样品,即取1μl样品+14μl水。
②按下表在酶标仪中加入试剂,绘制标准曲线。
孔号 0 1 2 3 4 5 6 蛋白标准液(μl) 0 1 2 4 6 8 10 去离子水(μl) 10 9 8 6 4 2 0 蛋白含量(μg) 0 1 2 4 6 8 10 ③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根据样品数量配制BCA工作液。
④每个标准品孔加入200μl BCA工作液,样品孔加入待测样品10μl和200μl BCA工作液,充分混匀,在摇床上震荡30s,37℃放置30min,于492nm下测定OD值。
⑤标准曲线以蛋白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可以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蛋白含量。
注意:1.标准曲线一般做两组,取最好的标准曲线计算。
2.蛋白浓度=(蛋白含量/总体积)×稀释倍数[μg/μl]
3.保证样品液中的蛋白含量相同(500μg/100μl),则取10μl样品液中含有50μg蛋白。
4.样品液稀释液要再沸水浴中煮10min(可用微波炉加热),放凉至室温后于-20℃保存。
SDS蛋白质电泳
(一)、配胶
准备:凝胶液各成分、电泳板、制胶架、梳子
步骤:①选择适合电泳板(0.75mm:1.0mm:1.5mm),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将玻璃板夹入玻璃板夹,注意底部对齐,夹好后卡到制胶架上。
②首先配制分离胶(一般用12%的SDS分离胶),按分离胶配方配制,配胶时最后加APS和TEMED,迅速混匀,注意减少气泡的产生。
③将配好的分离胶迅速加入玻璃板之间至梳子下约1cm处(绿色线处),不要有气泡。灌好胶后用蒸馏水覆盖胶层,加满蒸馏水至玻璃板顶端,以利于丙烯酰胺的聚合。室温静置约30min至胶层与水层检出现明显界限。若室温过低可将其置于37℃烘箱中。
④配制浓缩胶(5%的Arcymalide浓缩胶),混匀,注意减少气泡产生。
⑤带分离胶聚合后,倒掉上层水,将混匀的浓缩胶沿玻璃板壁小心加在分离胶上至较短玻璃板顶端,插好梳子,不能有气泡,室温静置20~30min至凝胶聚合。
注意:1.夹好玻璃玻璃板后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水。
2.12%分离胶配方:
不同体积(ml)凝胶液各成分所需体积(ml)
溶液成分 5 10 15 20 25 30 H2O 1.6 3.3 4.9 6.6 8.2 9.9 30%Arcylamide 2.0 4.0 6.0 8.0 10.0 12.0 1.0M Tris-HCL(PH8.8) 1.3 2.5 3.8 5.0 6.3 7.5 10%SDS 0.05 0.1 0.15 0.20 0.25 0.30 10%APS 0.05 0.1 0.15 0.20 0.25 0.30 TEMED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0.012
3.SDS浓缩胶配方(5%Arcylamide)
不同体积(ml)凝胶液各成分所需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