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与地方治理体系创新-公共行政评论
◆专栏
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与地方治理体系创新:
顺德决策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经验及其启示
朱亚鹏
【摘要】协商民主是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也是推动善治的重要途
径,代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可能方向。然而,在我国是否存在真正的协商民主
的实践,少数地方性、零散的协商民主的试验能否持续和制度化,协商民主在
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上,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论。基于对顺德决策咨
询委员会(简称“决咨委”)制度的发展经验的考察和分析,论文指出协商民
主在中国是存在的,并在地方层面不断发展和制度化;决策咨询是我国政治参
与和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积极尝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顺德的决策咨询制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协商民主 决策咨询委员会 地方治理 顺德
【中图分类号】D035 1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4 -2486 2014 02 -0002 -21
公民或者公众参与是推动公共政策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前提和关键,也
是应对我国改革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推动公共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近些年
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公众参与决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推
出了不少创新型的制度安排,拓宽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渠道和途径,推
朱亚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感谢肖滨/
教授对本文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社会稳定体系建设研究”
(13&ZD04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战略、路径与对策” (12&ZD040);中山大学
985 211
“ 、 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自设项目“政策企业家与中国政策
变迁模式研究”。
2014 2
2 公共行政评论 年第期
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与地方治理体系创新:顺德决策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经验及其启示
◆
动了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成就和创新就是协商民主实践
的发展。然而,学界仍然就我国是否存在真正的协商民主的实践,以及少数地
方性、零散的协商民主的试验能否持续和制度化,协商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如何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争论。本文以顺德“决咨委”制度的发展经验为案例
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顺德“决咨委”制度在全区主要政府机构、公共部门和
基层社区普遍建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功能的事实说明,协商民主在中国是存
在的,而且在地方层面不断发展和制度化;决策咨询是我国政治参与和协商民
主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尝试
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代表着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模式发展的可能方向之一。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简单梳理了协商式民主理论及国内学术界的相关
争论。第二部分考察了顺德“决咨委”制度发展状况,分析了“决咨委”制度
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分析了顺德“决咨委”的功能和作用,揭示
了其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创新,同时兼具民主的决策体制和民主治理形式
的实质。文章最后揭示了顺德“决咨委”发展实践对推动我国决策民主化和治
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和意义。
一、协商民主与中国情境:研究缘起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西方民主理论发生了走向协商的明显转向。与一般采
取的以选举来聚合民众的偏好、强调聚合之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的代议制民主
不同,协商制民主理论关注聚合的具体过程,强调公民在作出选择过程中的深
思熟虑和审慎( , )。协商民主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陈家刚,
Dryzek 2005
; ; ):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和作为治理形式的协商民主。
2004 2008a 2008b
前者强调决策主要以通过每个参与者自由表达同时愿意倾听并考虑相反的观点
的方式做出,即通过公共协商来做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Miller,2002)。
民主决策是平等的公民之间进行理性的公共讨论的结果。后者则强调协商民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