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旋尾线虫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 旋尾线虫病 (一)分类 旋尾线虫是指旋尾目的虫体,主要有三个科: 虫种 宿主 旋尾科Spiruridae 柔线虫Habronema spp. 马 狼旋尾线虫Spirocerca lupi 犬 吸吮科Thelaziidae 吸吮线虫Thelazia spp. 牛、羊、马和犬 筒线科Gongylonematidae 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 牛、羊、马和猪 多瘤筒线虫 G.verrucosum 牛、羊 嗉囊筒线虫G.ingluvicola 禽类 (二)一般特征 有口囊; 口周有六片唇,或两片大唇,或有角质环; 头部常有装饰物; 食道常分前肌质部和后腺质部; 两根交合刺形态不同,长度不等; 间接发育。 (三)吸吮线虫(Thelazia spp.)病 1、主要虫种、宿主和寄生部位: 虫种 宿主和寄生部位 罗氏吸吮线虫Telazia rhodesii 牛 结膜囊、第三眼睑和泪管 大口吸吮线虫T.gulosa 牛 结膜囊、第三眼睑和泪管 斯氏吸吮线虫T.skrjabini 牛 结膜囊、第三眼睑和泪管 有泪吸吮线虫T.lacrymalis 马 泪管、结膜囊 丽嫩吸吮线虫T.callipaeda 犬 瞬膜 2、形态 体表有显著横纹(马吸吮线虫无横纹); 7-19mm长; 口囊小,无唇; 雄虫有多个肛前乳突; 雌虫阴门位于虫体前部。 2 、生活史 寄生于眼部组织,胎生。 中间宿主为蝇类。 感染性幼虫进入眼部,2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3 、流行特点 流行与蝇类的活动季节一致。 4 、致病作用 机械性损伤结膜和角膜,引发结膜炎和角膜炎; 继发感染,可至失明。 5、症状 眼部潮红,流泪,角膜浑浊等症状; 摩擦眼部,影响采食、休息和生产指标。 6、诊断 临床症状; 检查眼内虫体; 在泪液中检出幼虫。 7 、治疗 局部麻醉后, 取出虫体; 对症治疗。 8、预防 冬春季预防性驱虫; 环境卫生,灭蝇。 (四)筒线虫病 1、 病原 虫体前部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表面隆起; 美丽筒线虫长达145mm,主要寄生于食道; 多瘤筒线虫长达95mm,寄生于第一胃; 嗉囊筒线虫寄生于禽类的嗉囊粘膜下; 可在粘膜面上见到呈锯刃形弯曲的虫体。 虫体前部 虫体前部 寄生于黏膜下虫体 2 、生活史 卵胎生,间接发育。 中间宿主为食粪甲虫。 3 、致病性与防治 致病力低。 末见报到过有效的驱虫药物。 防止家畜摄入中间宿主。 (五) 柔线虫病 3种主要虫种: 蝇柔线虫H.muscae 小口柔线虫H. microstoma 大口柔线虫H.megastoma 均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内,分布广泛。 1 、形态特点 长10~25mm; 圆筒形口囊,两片侧唇; 雄虫尾部通常卷曲, 交合刺不等长。 雌虫阴门靠近虫体中部。 蝇柔线虫和大口柔线虫卵胎生,小口柔线虫胎生。 大口柔线虫头部 大口柔线虫雄虫尾部 大口柔线虫雌虫尾部 雌虫阴门区 大口柔线虫断裂释放虫卵 雄虫尾部 柔线虫卵 2、 生活史 主要寄生于胃内;大口柔线虫寄生于马的胃壁上,蝇柔线虫和小口柔线虫寄生于胃粘膜上,其头部钻入胃腺内。 胎生或卵胎生,间接发育; 中间宿主为蝇类。 感染方式:1)当厩螫蝇吸血时,幼虫落入伤口而感染;2)家蝇舔舐马的唇部或伤口时,幼虫落到唇上,被马吞食而感染;3)马摄食了落入饲料或饮水中的蝇而感染。 3、 致病性 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危害宿主。 大口柔线虫危害最大,引起胃损伤、瘤肿。形成瘘管;严重者胃破裂、腹膜炎。 另2种引起胃溃疡和胃腺萎缩,影响消化功能。 蝇柔线虫和大口柔线虫的幼虫可引起皮肤柔线虫病或肺柔线虫病。 大口柔线虫造成的胃瘤肿 4、症状 消化道症状。 皮肤柔线虫肉芽肿,经久不愈,冬季自行康复。 5、 诊断 死后剖解; 粪便(胃液)检查发现虫卵或幼虫; 皮肤病变刮取物中检查。 6、 防治 成虫:驱虫。 皮肤柔线虫病:手术摘除,或2~3%台盘兰溃疡部四周注射。 搞好环境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 流行区定期驱虫。 (六)犬(狼)旋尾线虫病 1、 形态 浅红色, 虫体卷曲。 雄虫长30~54mm;雌虫长54~8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