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设计.doc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扬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 名: 班 级: 小教2班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年12月 目 录 引言 3-6 1、选题背景 2、研究综述 3、研究方法 4、创新点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表现 6-11 (一)调查情况概述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表现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在学习上的主要表现 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在生活上的主要表现 3、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在日常行为上的主要表现 4、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在心理品质上的主要表现 5、小学生自我认识不成熟,情感缺乏(怎么处理?) 6、学校、家庭、社会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程度不够(怎么处理?)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1-13 (一)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1、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 2、父母的素质不高,难以指导、教育好孩子 3、家庭硬环境不理想 (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少年儿童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 2、社区缺乏应有的教育职能 (三)教育工作上的失误 1、应试教育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2、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不当 三、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转化策略 13-20 (一)学校方面的转化策略 (二)家庭方面的策略 (三)社会方面的教育策略 (四)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 四、参考文献 21-22 五、附录 23-27 引 言 (一)选题背景 曾看到过这么一则报道: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昵?”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昵?”学者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道歉;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学者的话告诉我们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好习惯,早养成;好习惯,益终身。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学生除了关心学习成绩还会关心什么呢?他们懂得尊重人、尊重劳动吗?会听课、做笔记、阅读、记忆吗?会独立完成作业吗?到了大学却反而要补修幼儿园、小学的课:不逃课,不作弊,不浪费粮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抄袭作业。我们的教育怎么啦?出现偏差了,我们做了太多的无用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如何在他的少年时期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1] 赵中建 《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1] 赵中建 《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M】.教育教学出版社2005年8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2月2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研究综述 1、概念界定 (1)习惯 陈会昌教授认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行为动作。”张雨青副研究员认为:“习惯是一种典型的行为方式,就是比较典型的、有倾向性的行为特点。《心理学大词典》[1] [1] 阿瑟·S·雷伯 《心理学词典》 【M】. HYPERLINK /search/book_search.jsp?cbs=上海译文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年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经过教育,经过培养,人是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2)行为习惯 所谓行为习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着与自己的经历和教育程度相应的固定行为.这种行为有很强的潜意识作用,在生活中会成为他在行动时的当然、首要选择。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地自动地表现出来的全部行为方式的总和。雷伯在其所著的《心理学词典》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