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分析痰与月经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角度分析痰与月经病

中医角度分析痰与月经病   摘要:月经病是妇科的多发病,中医认为凡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等发生改变,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称为月经病。月经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其病因除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之外,尚须注意身体素质对月经病发生的影响。因此,女性要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就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的问题,要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女性月经病与“痰”的关系及中医如何对该疾病的调理治疗,然后总结中医在治疗妇女月经病的好处。   关键词:中医;月经病;“痰”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071-01   1中医月经病概述   凡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称为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 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吐衄、经行泄泻、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经断前后诸证、经断复来等。   2探讨由痰所致的妇科疾病的必要性   中医认为,妇女经、孕、产、乳均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故妇科疾病多血证。然而临床中发现,妇科疾病属痰证者也为数不少。正如《医学入门》所谓:“人知气血为病者多也,而不知痰为病尤多。”故有“百病兼痰”,“怪病多痰”之说。在妇科领域中,可涉及到经、带、胎、产四大类疾病中的诸多证候,如妇科痰浊闭塞胞宫不孕(不孕症)、痰涎阻碍胞宫(妊娠呕吐)、月经病、带下病、妊娠恶阻、滑胎等。探讨由痰所致的妇科疾病,对于指导妇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病原因   月经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其病因除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之外,尚须注意身体素质对月经病发生的影响。痰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相关,尤与肺、脾、肾、三焦功能失常及肝疏泄失常有关。中医学认为,“痰”是月经病常见的一个病因,痰湿停留体内影响脏腑气血包括胞宫、冲任之脉的功能,可以导致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少、闭经、崩漏等证。痰阻胞脉,血行不畅,血海充盈不足而引起月经过少、月经后期。《丹溪心法》提出“躯脂满经闭”的理论,认为“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碍所不化也。” 痰浊内阻,血行不畅,痰瘀互结,络伤血溢则又可出现月经过多或崩漏。朱丹溪在《金匮钩玄》中指出:“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渐昏,肥人如此。”认为“漏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肥人多是痰湿。” 血为痰湿阻滞,冲任经脉不利,经血滞于胞中,气血失于流畅则导致痛经;痰湿上扰清窍而致经行眩晕等症。   4辨证方法   月经病的辨证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万氏女科》中详细论述了由痰所致的月经病的具体辨证及理法方药,总结辨证要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多见于体质肥硕或素多痰阻之妇人;二是见于月经不调的证候,必兼有痰湿为患的其它临床证候(如胸闷脘胀,头晕心悸,咳嗽吐痰,倦怠嗜卧,纳差便溏,面色?s白,苔白厚腻,脉滑等);三是理气血、补肝肾等法用之不效或疗效不佳者   5治疗原则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论治过程中,首辨他病、经病的不同。如因他病致经不调者,当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生他病者,当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愈。次辨标本缓急的不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如痛经剧烈,应以止痛为主,若经崩暴下,当以止血为先,缓则审证求因治其本,使经病得到彻底治疗。再辨月经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经期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剂用时宜慎;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予疏导;经后血海空虚,勿强攻,宜于调补,但总以证之虚实酌用攻补。这是月经病论治的一般规律。   6治本方法   月经病的治本大法有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等。“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补肾在于益先天之真阴,以填精养血为主,佐以助阳益气之品,使阳生阴长,精血俱旺,则月经白调。即使在淫邪致病的情况下,祛邪之后,也以补肾为宜。扶脾在于益气血之源,以健脾升阳为主,脾胃健运,气血充盛,则源盛而流自畅。然而用药不宜过用甘润或辛温之品,以免滞碍脾阳或耗伤胃阴。疏肝39: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肝之品,使肝气得疏,气血调畅,则经病可愈。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病在气者,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者,治血为主,治气为佐。气血来源于脏腑,其补肾、扶脾、疏肝也寓调理气血之法。上述诸法,又常以补肾扶脾为要。如《景岳全书》说:“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此外,不同年龄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