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中日双方 动态 波田支队序战 长江南岸作战 长江北岸作战 大别山北作战 日军突袭广州 武汉会战总结 中日双方 动态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但实际党政军主要机构都在武汉,是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日本想与中国最后决战,迫使中国屈服,结束战争,先后投入兵力41万 波田支队序战 波田支队(台湾混成旅)由芜湖溯江西进,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 。 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因李韫珩 等人的失职,日军越过封锁线占领了长山阵地。16军一度反击,但很快就失败了,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 7月23日占领九江 长江南岸作战 9月3日,丸山支队占领回马岭,在南浔路正面守军第4军、64军、18军等部坚守下,丸山来如狂潮的攻势终于被顶住了。丸山旅团和波田支队继续沿长江西进,同时以第27师团向箬溪方向进犯。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向金牛方向进犯。 10月7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激战三昼夜,多次击败日军反扑。日军由于孤立无援,补给断绝,战至10日,日军第106师团被歼3000余人。 这是赣北地区主要作战中歼敌最多的一役。第106师团在连遭两次歼灭性打击之后已失去进攻能力,即在南浔路北段地区担任守备任务,进行休整补充,原定与第101师团进攻南昌的任务被迫取消。 长江北岸作战 6月初,日军第六师团从合肥南下至7月初先后在江北占领太湖、望江以东,在江南占领江西湖口以东的长江沿岸地区 。 7月24 日至9月6日,日均先后占领黄梅、广济(经过这场惨烈的战斗,第6师团损失惨重,无力继续进攻,在广济就地休整7天,并补充了新兵3200人和一些装备。 ) 日军再得增援后攻破重兵防守的长江门户——田家镇。 大别山北作战 日军在正面进攻的同时采用侧后迂回的招数,守军一点防备都没有,日军迂回成功,守军被迫撤退。攻占六安、霍山后,第2军兵分两路。左路第13、16师团穿越大别山北麓直逼武汉,右路直捣罗山、信阳,迂回武汉。左路第13师团9月2日逼近叶家集,开始进攻富金山。遇到中央王牌36师拼死据守,是日军受挫。后因实力悬殊失守。 第13和16师团终于突破了小界岭防线,穿越了大别山,10月中寻武汉外围要点尽失。 日军突袭广州 青岛、上海等地陷落后,广州就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了,但与它的重要性相比,防守却显得很松懈 。蒋介石认为日军将大部分兵力用于攻打武汉,无法分大部分兵力再攻广州。但日军却在就不能攻下武汉时迅速抽调三个师组成21军 ,奇袭广州。广州于21日下午沦陷,随后蒋介石吸取教训不做孤城困守迅速放弃武汉。10月25 日,日军占领汉口,27日占领汉江,至此武汉保卫战结束。 结果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 陈诚总结会战失败的原因 武汉会战从持久消耗的战略上看,仍不能不说是成功的;但在战术战斗方面,缺点的地方还是很多。而且失败的情形,属于偶发的过失者少,属于覆辙重蹈者多。语有云“失败为成功之母”,这是说纠正过去失败的经验,自然可以达成后来的成功。但如前车之覆并不足以为后车之鉴时,则反复失败的悲剧自不能免。 中间指挥单位过多,就是历次会战失败的一大原因。 作战的唯一要诀,就是争取主动,就是要“制人而不制于人”,在战略上是如此,在战术上也是如此。沪战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战略上我们已经做到这一点;但是谈到战术,则主动落到我们手里的,可就绝无仅有了。本来抗战只是被迫而起的应战,本质上是以弱敌强不得已的被动战争,所以在战略上我们不能不取守势,然为争取主动,又不得不在战术上取攻势。这一辩证式的原则本极正确,可是轮到实行,就往往无所措手。 另外的观点 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十多万人,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为相持阶段作了重要的物资准备。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再也没有能力调动40多万大军作战略进攻性的大会战了。从这个角度上看,“武汉会战”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最团结的时期。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投入到抗日的伟大洪流中。用郭沬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 总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