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温热害对潜江市中稻生产影响及应对策略
高温热害对潜江市中稻生产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 近年来高温热害对潜江市中稻生产的不利影响愈来愈明显,成为制约潜江市中稻单产上升的因子之一。分析了高温热害对中稻生产的影响因素,阐述了中稻生产的主要措施,并研究应对策略,为水稻耐热性育种提供依据,对潜江市粮食生产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 高温热害;中稻;影响因素;应对策略;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S51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157-02
1 基本情况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全省47个产粮大县(市)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中稻是潜江市主要水稻与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33万hm2以上,2013年中稻种植面积3.54万hm2。近年来,潜江市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中稻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产量逐年增加,总产量连年提升,2012年潜江市中稻平均产量9.915 t/hm2、总产量34.67万t。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高温热害对潜江市中稻生产的不利影响愈来愈明显,并且成为制约潜江市中稻单产上升的因子之一。因此,分析高温热害对中稻生产的影响,并研究应对策略,显得很有必要。
水稻高温热害是指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遭遇连续3 d日平均气温≥30 ℃、日最高气温≥35 ℃、同时极端最高气温38 ℃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的高温天气。水稻高温致害时期一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穗分化第6期),二是盛花前4 d至盛花后1 d,前者会增加颖花败育率,后者会造成受精障碍,使得空壳率显著增加。潜江市遭遇高温热害具体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正值中稻孕穗期至抽穗扬花阶段,是水稻一生对高温最为敏感的2个致害时期。2013年7—8月潜江市连续遭遇4次高温热害时期共35 d:第1次是7月2—4日,连续3 d温度变幅28~35 ℃;第2次是7月8—10日,连续3 d温度变幅为27~35 ℃;第3次是7月23日至8月2日,连续11 d温度变幅为27~36 ℃;第4次是8月4—21日(前后)连续18 d,温度变幅为27(28)~36 ℃(35 ℃)。2012年7—8月潜江市共遭遇2次高温热害时期共9 d:一是7月7—9日,连续3 d温度变幅为28~35 ℃;二是7月27日至8月1日,连续6 d温度变幅为27~35 ℃。2011年7—8月潜江市共遭遇3次高温热害时期共17 d:第1次是7月2—5日,连续4 d温度变幅为26~35 ℃;第2次是7月25—30日,连续6 d温度变幅为27~36 ℃;第3次为8月13—19日,连续7 d温度变幅为26(28)~35 ℃。2013年7—8月高温热害频发,历时4次35 d,占56.45%,为历史罕见,较2012年同期多2次多26 d,较2011年同期多1次多18 d。潜江市2013年7月份月平均温度30.0 ℃,较上年同期高0.5 ℃,较2011年同期高1.4 ℃;特别是进入8月以来,气温一直居高不下,高温热害程度加强,据市气象台预测,预计8月总降水量偏少2成,平均气温偏高1~2 ℃,极端最高气温38 ℃,月平均气温28~30 ℃(27.6 ℃),较历史同期偏高1~2 ℃,月降水量110~125 mm(132.8 mm),较历史同期偏少2成。
2 高温热害对中稻生产的影响
2.1 不利因素
一是高温干旱少雨,田间蒸腾作用增强,灌溉次数增加;二是高温使得中稻穗部温度过高,穗间湿度偏低,不利于授粉受精;三是高温特别是高夜温(28 ℃)使得潜江市部分全生育期为128~135 d的两系杂交中稻中早熟与中熟组合全生育期、有效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明显缩短,分别缩短3~5 d、1~2 d、1~3 d,主茎总叶数减少0.8~1.0叶,但对全生育期为136~139 d(或以上)的两系杂交中稻中迟熟组合生育进程影响不大;四是高温热害直接造成部分中稻品种(组合)有颖花败育现象发生,对结实率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很大,灌浆期的高温会使潜江市部分早播早插中稻灌浆时间明显缩短,导致千粒重略有降低(0.5 g)。据调查,2013年潜江市早播早插中稻平均结实率为88.61%~91.56%,与2012年基本相同,较常年同期降低0.8%~1.5%。
2.2 有利因素
一是温度偏高、日照时数增加,利于积温形成,利于光合作用物质合成与产物积累,秧苗素质提高,抗逆能力增强;二是潜江市前期降水量有库存,对6—8月降水不足有所补充,加之江河水足、沟渠水满,供水量充足,便于抗旱灌溉;三是潜江市近期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气温虽高,但因伴有3~4级南北风(或偏北风),夜间和清晨较为凉爽,中稻开花授粉时(9:00—11:00)气温31~33 ℃、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