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南京地铁十号线过江隧道长区间保证消防安全应对措施
浅谈南京地铁十号线过江隧道长区间保证消防安全应对措施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外典型隧道火灾案例频频发生,阐明了隧道火灾的特点及危害性,已成为业界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隧道火灾方面的研究,指出“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的重要性,结合设计规范和发生火灾策略,最终阐明了南京地铁十号线过江隧道长区间的消防安全措施的可行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隧道;消防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typical tunnel fire case occurred frequently, illustrates the tunnel fi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zards, and has become the industry it is urgent research subje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unnel fir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est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importance, combining the design standard and fire strategies, and in the end illustrates the nanjing metro line no. 10 long tunnel across the interval of the feasibility of fire safety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subway; Tunnel; fire
0前言
南京地铁十号线过江包括中间风井和直径11m隧道区间,线路从江北的中间风井出发,向东穿越长江后,到达江心洲站,全长约3.7km,含长约3.6km的盾构法圆隧道段和长约122.1m的明挖法中间风井。相对于过江隧道长区间这种特殊的环境,我们该如何去分析火灾条件下隧道的结构损伤情况,提出相应的防火保护措施,是目前我们要探讨的重点。
1隧道火灾研究现状分析
鉴于隧道火灾的危害性,世界各国对隧道火灾特性及对策的研究极为重视。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图通过研究找出火灾发生的规律,从而为隧道火灾的预防及救援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目前,隧道火灾应对主要采取统计分析与评估,火灾试验和数值模拟三种研究方式。具体如下:
1.1 统计分析与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波恩联邦运输部委托进行了一次综合性调查,对1970-1985年间世界范围内85个城市中隧道火灾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以改善公路隧道、城市铁路隧道和地下铁路隧道的防火。1984年12月,英国的火灾研究所(Fire Research Station)与英国铁路管理局合作对遭受重大火灾的Summit隧道结构和通风竖井进行了灾后勘查评定和加固修复。1985年,以德国为主的西欧八个国家共同出资进行交通隧道防火问题的专门研究(EUREKA计划/BMBF研究项目),探讨隧道火灾的原因、隧道火灾的燃烧过程及其救援防治措施,其目的就是对隧道火灾提供早期预测预报,及时灭火,杜绝灾情的发展或将隧道火灾危害减至最小。
1.2实验研究
长期以来,试验研究一直是隧道火灾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从1965年的奥芬耐格隧道火灾试验开始,国外进行了一系列隧道火灾试验,除了多次模型试验,还曾经在废弃的实体隧道中进行了大量的大规模试验,为火灾模式下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有价值的参考。近些年来,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火灾试验研究,但由于火灾的全尺寸试验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主要以小尺寸的模型试验为主。主要研究内容着重于通风控制火灾时隧道的温度以及隧道火灾的消防方法。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王明年和闫治国等人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的防灾救援技术开展了研究,试验中采用调节隧道内燃烧油料量的方法模拟不同规模的隧道火灾。通过火灾模型试验研究火灾时隧道内温度的发展变化规律,以火灾规模和通风风速作为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火灾时隧道内不同区域温度、压力以及烟气的传播分布规律,并根据试验成果对秦岭隧道结构的防火措施、设备的布置方案、火灾时通风风速的设定以及行车距离的限制等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基于上述国内外在隧道火灾方面的研究情况,隧道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