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甘东七运锌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评价.docVIP

内蒙古自治区甘东七运锌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甘东七运锌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甘东七运锌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评价   【摘 要】甘东七运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里河地区,矿区地层主体为新元古界震旦系倭勒根群大网子组(Zd),矿区内岩浆岩中以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最为活跃,主要是中酸性侵入体。矿区共发现6条工业矿体,呈北西向赋存在大网子组变质砂岩构造破碎带内,矿体主要受控矿断裂控制。经判断此矿床成因类型为充填―交代热液型铅锌矿床。本区找矿远景及资源潜力较大,有进一步向大型发展的可能。   【Abstract】 Gandong Qiyun 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Ali river area in Inner Mongolia. Its main strata is neoproterozoic erathem Sinian system, Wolegen group, Dawangzi subgroup. The magmatic rocks are in late yanshanian magmatic activity, mainly for the acidic intrusive body. Six industrial orebodies were found in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ore body was controlled by fracture structure in the fracture zone of the metamorphic sandstone structure. 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s determined as the filling- metasomatic type lead and zinc deposit. There is a great potential for ore prospecting and resource potential in this area.   【关键词】甘东七运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   【Keywords】 Qiyndong Qiyun lead - zinc mine; geological feature; prospecting   【中图分类号】P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2-0159-02   1 区域地质概况   甘东七运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里河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的南缘,兴安地槽一级褶皱系,喜桂图旗中华力西地槽二级褶皱带,喜桂图旗三级复背斜北东部分,主要构造方向处于NE―SW向。该地区在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地质活动频繁,典型特征为构造运动与火山的喷发。   从老到新地层发育有:震旦系倭勒根群的吉祥沟组(Zj)和大网子组(Zd)、上侏罗统内的白音高老组(J3b)、白垩系内的下统梅勒图组(K1m) 、下白垩统内的甘河组(K1gh)和第四系(Qh)。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华力西早期及中期侵入岩,主要岩性分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等。   区域以断裂构造发育为主要特征,褶皱构造次之,中生代火山―侵入岩浆带以两组北西向、北东向深大断裂为中心展布,尤其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控制了火山机构以及火山穹窿的发育,从而形成了典型金属矿床的产出区域。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地层的主体是大网子组(Zd),属新元古界震旦系倭勒根群,由变火山灰凝灰岩、变砂岩和板岩构成,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大体为NW向展布,此地层出露面积约1km2,倾向为NE,层内各岩性段整合接触。   其余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厚度为1~10.6m。   2.2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以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最为活跃,主要是中酸性侵入体,分布于矿区北部、北东部,为岩珠状出露,主要岩性分别为:花岗闪长岩(K1γδ)、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K1γβ)和闪长岩(K1δ)。   2.3 构造   矿区处于寒武纪形成的近东西向甘东七运复式褶皱构造北西侧,北北西向甘河断裂带的东侧。受该区域构造的影响,在矿区内形成北西向、北东向的两组断裂构造。   甘东七运复背斜:此复背斜出露于甘东七运北山一带,矿区处于背斜的北西翼,构成于晚元古代。褶皱轴总体走向近W-E向,此复背斜为大网子组地层构成。   矿区主要断裂为北西、北东向两组构造:   ①N---W向断裂构造。本组断裂性质为张扭性,形成在早白垩记,走向为NW约330°,NE倾,在板岩与变质砂岩的层间构造带中形成,本构造为区内导矿及容矿构造,控制着矿体及矿化体的产状。   ②N―E向断裂构造。一组位于工作区西部,呈南北-北东走向,延长达3km,区?榷纬?1.2km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