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马与骑义项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中马与骑义项探究

古汉语中马与骑义项探究   摘 要:古汉语中“马”的本义、引申义以及作为诗文中意象的丰富内涵,与现代汉语相比区别不大。“骑(jì)”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但是和其他消失的古音不同,我们在学习古汉语过程中,作为“骑(jì)”读音的义项频现,也只有从“骑(jì)”的古音去理解其义项,才能正确解读古诗文。而“马”和“骑”两字的义项在古汉语中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了解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对于阅读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马 骑 义项 联系 区别   “马”的意象在诗文中颇多,种类可谓丰富多彩,已不仅是作为一种物象存在,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马文化”研究领域很多,这里不作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骑(jì)”这个读音已不标注了,古代汉语词典中仍有标注为“jì”音,注释为“一人一马”。笔者仅就“马”和“骑”在古汉语中的联系和区别略作探究。   “马”的读音古今无异。早在先秦,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就相当重要了,西周时期就建立了“马政”制度,《诗经》305篇就有48篇中提到“马”,可见“马”在古代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一、“马”的意象内涵   作为物象的“马”,其价值主要是功用的,作为意象的“马”,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这里仅撮取重点探讨。   1.白马   《诗经?小雅?白驹》中,以“白驹”来比喻“贤者”。宋微子来朝周,《周颂?有客》中就以“白马”喻微子,“有客有客,亦白其马”。后代常以白马比喻映衬贤人。   2.老马   《诗经?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汉郑玄所撰《毛诗传笺》认为:“喻幽王见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顾念后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   3.病马   借助一匹病马的意象来表达感情,这在《诗经》中也多次出现。《周南?卷耳》和《小雅??m杜》都是借助病马来烘托自己怀人、相思之情的。   杜甫还专门写了一首《病马》诗:“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寒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被统治者弃斥的感慨。   4.瘦马   “天寒远牧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这是杜甫《瘦马行》中的句子。读者从瘦马悲楚的内心能感受出志士蹉跎的郁愤。   5.骏马   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这里“骥”就是指骏马,“骏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它的品德。”“骏马”在此是比喻具有美好品德的人。屈原在《离骚》也以骏马来比喻自己的才能和品德,“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其中“骐骥”指的就是屈原自己。   在唐朝,诗人则是用骏马英武、俊朗的外表以及强大的力量、不屈的性格来抒个人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如杜甫的《骢马行》《天育骠骑歌》,李白的《天马歌》,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等等,诗中均借助骏马形象言志,表达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作为物象的“马”,其功用和“骑”是一体的,有“马”才有“骑”,“马”之物象含义延伸出“骑”的义项。   二、“骑(jì)”的读音和义项   关于“骑”的读音,虽然早在1985年国家语委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就明确规定“骑”字统读为qí,但是我们在学习古汉语过程中,遇到的“骑”则往往是以“jì”音来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骑”在古汉语中通用解释是指“一人一马”,这个义项应该是从“马”延伸而来。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刘邦“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其中“骑”的解释应是“一人一马”。   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中的“骑”都可以理解为“一人一马”。另如“骑千余”“东方千余骑”“贼二十余骑”等,其中“骑”都可解释作“一人一马”。   但是,在学习古汉语过程中,语境不同,“骑”的具体含义也有所不同。为了使翻译更准确,“骑”又可以有以下几种义项。   1.“马”或“战马”   《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孔颖达疏:“鸿,鸿雁也。雁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于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车骑”即译为“车马”。   在诗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辞》)“晨趋鸣铁骑,夜舞挹琼觞。”(前蜀?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中,“骑”的意思应该是“马”或“战马”。“胡骑”即指胡人的马,“铁骑”则义为“披挂铁甲的战马”。清代邵长蘅《青门剩稿》中有“下骑搏战”,“骑”也是“马”的意思。   2.“骑兵”   《后汉书?光武帝纪》:“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阵数百里,不见其后。”其中“候骑”是指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