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壳动物神经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甲壳动物神经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摘 要:甲壳动物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神经肽的良好实验材料,了解甲壳动物的神经肽种类、结构和功能对于神经肽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对目前已经在甲壳动物中发现的咽侧体抑制素、高血糖激素家族、脑啡肽、色素扩散激素、红色素集中激素、肠动态、亲肌神经肽等神经肽的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甲壳动物;神经肽;结构
中图分类号:Q95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3.013
近年来甲壳动物神经调控一直都是研究热点,而其神经调控过程与神经肽密切相关。这些小分子多肽由神经内分泌器官或具有分泌功能的结构合成,直接或间接分泌到靶器官,对甲壳动物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目前已在甲壳动物中发现多种神经肽物质,这些神经肽物质在甲壳动物的生长、繁殖、蜕皮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2]。笔者对目前已经发现的甲壳动物神经肽进行简要综述。
1 咽侧体抑制素(allatostatins ,ASTs)
1.1 A-型咽侧体抑制素(A-type allatostatins, A-ASTs)
A-ASTs最早在昆虫中发现,其肽链C端具有典型的YXFGLamide序列(X表示一个可变的氨基酸残基),例如普通滨蟹Carcinus maenas的A-ASTs氨基酸序列为AGPYSFGLamide。而在甲壳动物中,A-ASTs最初是在北黄道蟹Cancer borealis的交感神经系统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发现的[3]。A-ASTs广泛分布在甲壳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包括突触神经纤维网区域和神经内分泌器官[4]。在甲壳动物口胃系统中,A-ASTs会降低幽门神经回路的活力,并且会导致幽门肌肉中神经肌肉传导能力的下降[5]。
1.2 B-型咽侧体抑制素(B-type allatostatins,B-ASTs)
B-ASTs家族成员肽链的C端具有典型的WX6Wamide序列,其中X6表示6个可变的氨基酸残基,例如水蚤Daphnia pulex的B-ASTs氨基酸序列为GNWNKFQGSWamide[4]。目前,已在多种十足类生物中发现或预测到B-ASTs的存在[6]。质谱研究显示,B-ASTs广泛分布在十足类动物的神经系统中。目前,甲壳动物B-ASTs的生理学研究仅仅局限在北黄道蟹Cancer borealis的交感神经系统,其功能是引起持续幽门运动模式活力的下降[7]。
1.3 C-型咽侧体抑制素(C-type allatostatins,C-ASTs)
C-ASTs肽链C端有典型的PISCFamide序列,并且位于第7与第14位的半胱氨酸残基间形成二硫键,pQIRYHQCYFNPISCF。C-ASTs曾经一度被认为只存在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中,但是,近期通过转录组学和质谱分析法发现,在29种十足目生物中存在C-ASTs。生理学分析显示,pQIRYHQCYFNPISCF可能会引起幽门神经回路活力和心率的下降[8]。
2 鞣化激素(bursicon)
在甲壳动物中,鞣化激素最初发现于普通滨蟹Carcinus maenas,包括两个亚型,bursicon a和bursicon b,原位杂交研究显示,普通滨蟹的鞣化激素产生于食管下部、胸部和腹部的神经节[9]。在昆虫中,鞣化激素控制蜕皮之后的角质层黑化作用,但鞣化激素在甲壳动物中的生理功能仍未探明。
3 甲壳动物心激肽(Crustacean Cardioactive peptide ,CCAP)
CCAP最初发现于普通滨蟹Carcinus maenas,其氨基酸序列为PFCNAFTGCamide,位于第3和第9位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由于它作用于心脏,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频率,因此被命名为甲壳动物心激肽[10]。CCAP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尤以围心器官和胸腹神经节中含量丰富,目前发现,CCAP不仅可以兴奋心脏,增强心脏收缩幅度和频率,还参与调节口胃神经肌肉系统[11],控制视网膜感光性的改变,还与甲壳动物的蜕皮有关[9]。
4 甲壳动物高血糖素家族 (crustacean hyperglycemic hormone family,CHH superfamily)
CHH家族是甲壳动物特有的一类神经激素家族,由眼柄的X-器官窦腺复合体(XO-SG)合成分泌。CHH家族的激素包括高血糖激素(crustacean hyperglycemic hormone ,CHH)、蜕皮抑制激素 (molt-inhibiting hormone,MIH)、性腺抑制激素 (gonad-inhibiting hormon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