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谈与谐建筑设计
略谈与谐建筑设计
摘 要:人类走过了几百万年的漫长道路,建筑活动也从穴居、巢居、高台、官殿、高楼林立等相继跨越了无数个历史阶段,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和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能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等诸多因素都迫使在建筑设计种考虑与人、环境和城市整体和谐。和谐成为了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和谐建筑;设计
Abstract: Human beings through millions of years long roa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cave, nesting, fortress, palace,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span countless historical stages, leaving many classics and ancient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creasing depletion of energy,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have forced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human, environment and city harmonious whole. Harmon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city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 harmonious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和谐建筑设计的类型
1.零能耗建筑
由于能源危机,节能环保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主题。各国都在推行全方面降低能耗,有人提出“零能耗建筑”的概念。所谓“零能耗建筑”是指不消耗煤、电、油、燃气等商品能源,其使用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窜内人体、家电、炊事产生的热量,排出的热空气和废热水回收的热量的建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建筑节能,一大批新技术、新能源被引入到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的改造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保温材料、遮阳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自然及机械通风技术、新型采暖空调设备、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等。国外的节能建筑充分利用了这些新技术,并把它们合理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了舒适与节能的高度统一。
2.节地型建筑
日本是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其在深入挖掘地下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出了有利尝试。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他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而日本地下街的形态分为街道型、广场型和复合型,其规模也依面积大小及商店数目的不同分为小型、中型、大型。
追溯我国的地下土地利用,当推服于地域特点的黄土高原的窑洞,利用当地土质的疏松与干燥,施工的经济与简便,建成后,冬暖夏凉,不仅节地而且节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的地下商城已显示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上海、吉林、长春、哈尔滨都相继出现。地下商城与地下交通的开发,应运而生的是地下步行街的出现,使人们领略到地下购物的精彩。最常见的还是地下车库,几乎所有的住宅小区都有,常伴有人防功能,设计师考虑到“平战结合”的特点,这些地下车库既是和平时代大家停放私家车的车库,又是战乱时期的物资库、人员掩蔽所,可谓一举两得。
3.避难型建筑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曾经有许多建筑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遇难,日本政府加强对地震的防范意识,颁布了《建筑基准法》,日本的高层建筑必须能抵御里氏7级的强烈地震,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为什么日本会把学校作为第一避难场所,这要从1923年的那一场关东大地震说起。当时的日本学校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与现在中国部分农村学校的情况相似。但是,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从中吸取了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规定学校教学楼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在当时,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最新的建筑模式。从那时开始,学校便成为每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