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序号
9
授课班级
高 一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课
授课章节名    称
我的空中楼阁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
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课外作业
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和板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托物言志
一、(1-8)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一层(1-2):交代了小屋的位置。
第二层(3):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第三层(4--7):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第四层(8):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二、(9-17):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第一层(9--10):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第二层(11--12):写小屋的空气、光线和环境。
第三层(4--7):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第四层(14--17):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假如你有足够的钱,你会把你心中理想的房子建在哪?为什么?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暂且称它为小屋吧,这间小屋可能是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一间“陋室”,也可能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可能在徐志摩心中柔美的康桥。总之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心目中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作者介绍
李乐薇,祖籍江苏南京。早年曾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育工作,是台湾现代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在《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中,她引入现代派诗歌艺术,综合运用多项叠景,以及幻觉错觉、虚实相映等多种技法,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
二、感知课文
1、指定两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提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明快、乐观的,要带着欢快的感情,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诵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2、教师明确本文应该掌握的字词知识
玲珑  点缀  翩然  休憩  宁谧  飘渺  疏落  
阡陌  游目骋怀  俯仰天地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树、花园、云霞、空气、光线、山路、小屋夜景
4、再读课文思考: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景物都是作者围绕着写小屋来描绘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与描绘小屋与周围景物的,也就是作者的前后立足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明确:作者先是立足于小屋外看小屋与周围环境,然后是立足于小屋内看周围的环境与小屋,
三、分析文章结构
1、一、(1-8)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第一层(1-2):交代了小屋的位置。
第1节有两个比喻,一个是对山的比喻像黛色的眉一样,一个是是对小屋的比喻,像眉梢上的一颗痣,一下子勾勒出山和小屋的姿态和位置,超凡脱俗,熨帖自然,颇具韵致。
第2节是一个倒装句,简洁而明了,是小屋位置的具体化,“玲珑”二字表现了屋之小,而与山的契合又是那么的清新自然。
第二层(3):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关系:屋点缀山,点破寂寞,增加风景
第三层(4--7):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关系:相得益彰。
第四层(8):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关系:树点缀屋,若隐若现,轻灵自由
  过渡:作者立足于小屋之外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小屋的形势、情态,经过作者精心描绘小屋,已具有灵性,作者对它具有特殊的感情。小屋在作者笔下,眼中如此魅力十足,那么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它周围的环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二、(9-17):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第一层(9--10):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 .pdf
 - 图形创意(第二版)林家阳 高教 全套课件.pdf VIP
 - 社区网格员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浅谈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pdf VIP
 -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浙大)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docx VIP
 - “十五五”档案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docx VIP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训练》 第七章 选择商业模式.pptx VIP
 - 国际快递实务 出境快件的检验检疫 PPT-海关快件监管流程.pptx VIP
 - 《老年人心理护理》精品课件——项目二 老年人认知变化及其应对.pptx
 - 一种硫化镉-硫铟锌异质结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