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治疗变态反应的药物 学习目标 1.具有关爱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素养和能力。 2.掌握常用的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3.了解组胺受体激动药的主要特点。 4.学会观察本类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一、 组胺和抗组胺药 二、钙剂 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药物应用 学习内容 工作情景与任务 导入情景 小王今年27岁,是一名铁路轨道巡视员。近年来,多在食鱼虾后出现全身皮肤散在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剧痒难忍,口服抗过敏药后症状消失。昨夜与朋友一起就餐喝酒后症状较以前更为严重,入院就诊。初步诊断:荨麻疹。医生制定用药方案:①?氯苯那敏片4 mg,每日1次;②?强的松片?10 mg,每日1次。 工作任务 1. 明确该病人应用氯苯那敏的依据。 2. 针对该病人,应采取的用药指导 一、组胺和抗组胺药 (一)组胺(histamine) 组胺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的自身活性物质,其中以肺脏、皮肤、胃黏膜含量较高。以无活性的复合物形式储存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受刺激后,脱颗粒释放组胺。与靶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组胺受体分布及其生物学效应 受体类型 分布 效应 H1 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 收缩 皮肤血管 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心房、房室结 收缩增强、传导减慢 中枢 中枢觉醒 H2 胃壁细胞 胃酸分泌增加 血管 扩张 心室、窦房结 收缩增强、心率加快 H3 组胺能神经末梢 负反馈性调节组胺的合成与释放 (二)抗组胺药 1.H1受体阻断药 第一代药物有:苯海拉明、异丙嗪、曲吡那敏、氯苯那敏等,因对中枢作用强,阻断受体特异性差,故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表现出困倦、耐药、口鼻眼干等缺点。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开发出的第二代药物如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伐斯汀等,具有长效、无嗜睡、对喷嚏及清涕、鼻痒效果好等特点。 【药理作用】 (1)抗H1受体作用 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对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仅能部分对抗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作用;对组胺所致的胃酸分泌增多无效。 (2)中枢抑制作用 表现为镇静、嗜睡,尤其以第一代药物苯海拉明和异丙嗪抑制作用最强。第二代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无中枢抑制作用。 (3)其他 部分一代H1受体阻断药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产生防晕止吐的作用,外周抗胆碱作用呈阿托品样作用。 【临床用途】 (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对荨麻疹、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疗效较好,H1受体阻断药可作为首选药物。对昆虫咬伤所致的皮肤痰痒和水肿亦有良效;但对变态反应性支气管哮喘效果很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2)晕动病及呕吐 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对晕动病、妊娠呕吐以及放射病呕吐有镇吐作用。预防晕动病应在乘车、船前15-30分钟服用。 (3)其他 苯海拉明和异丙嗪还可用于失眠,尤其适用于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失眠;异丙嗪也可与氯丙嗪和哌替啶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是中枢抑制现象,表现为困倦、嗜睡、乏力等,以苯海拉明和异丙嗪较为明显。因此用药期间应避免驾车和高空作业,以防意外。其次是消化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青光眼患者禁用。特非那定高浓度时可引起致死性的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应予以注意。 二、钙剂 临床常用的钙剂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和乳酸钙。 【作用与用途】 1.抗过敏 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使渗出减少,缓解过敏症状。用于治疗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等。 2.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出现手足抽搐症,幼儿可见喉痉挛或惊厥,此时静脉注射钙盐可迅速缓解症状。 3.促进骨骼的生长和维持骨骼的硬度 口服钙盐常联用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4.竞争性拮抗镁离子的作用 故注射镁盐过量所致的急性中毒,可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解救。 【不良反应】 1.钙盐刺激性强,不宜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时需稀释,并避免漏出血管外引起剧痛及组织坏死。注射用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较氯化钙低,故刺激性较小安全。 2.钙盐静脉注射时,可引起全身发热感,并兴奋心脏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故应缓慢注射和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工作任务解析 同学们,荨麻疹主要是由于患者接触过敏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发生。H1受体阻断药氯苯那敏可拮抗H1受体激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皮肤黏膜水肿、发痒、荨麻疹等,故可用于荨麻疹的治疗。同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