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材料.ppt
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硅酸盐水泥系列、硫铝酸盐水泥系列、铝酸盐水泥系列、铁铝酸盐水泥系列、氟铝酸盐水泥系列、其他系列六大类。 中国古代的建筑胶凝材料白灰面 早在公元前5000-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用“白灰面”涂抹山洞、地穴的地面和四壁,使其变得光滑和坚硬。“白灰面”因呈白色粉末状而得名,它由天然姜石磨细而成。姜石是一种二氧化硅较高的石灰石块,常夹在黄土中,是黄土中的钙质结核。“白灰面”是至今被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建树胶凝材料。 油井水泥 凡由水硬性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的石膏,磨细制成的产品称为油井水泥。 油井水泥专用于油井、气井的固井工程,又称为堵塞水泥。在勘探和开采石油或天然气时,要把钢套下入井内,在注入水泥浆,将套管与周围地层胶凝封固,进行固井作业,封隔地层内的油、气、水层,防止互相串拢,以便在井层内形成一条从油层流向地面,隔绝良好的油流通道。 装饰水泥 装饰水泥包括白色水泥和彩色水泥,主要用于建筑工程。可配制成彩色灰浆或制造各种彩色和白色混凝土。与天然的装饰材料相比,具有使用方便,易于调节色彩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白色水泥 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氧化铁含量少的熟料,加入适量的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白色硅酸盐水泥(简称白色水泥)。 装饰水泥的应用 装饰水泥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亦可配制彩色灰浆或制造各种彩色和白色混凝土。 彩色水泥 彩色水泥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色剂以干式混合的方式混入白色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之中,或在粉磨白色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石掺入着色剂。另一种方法是在水泥生料中掺入适量着色物质,煅烧成彩色熟料,然后磨成彩色硅酸盐水泥。 * * 广义上说,水泥泛指一切能够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而狭义的水泥则专指现代水泥,即具有水硬性的胶凝材料。 对水泥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用途及性能分类,二是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类。 按水泥用途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大类。 通用水泥:是指适用于大多数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硅酸盐系列品种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 专用水泥:是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特性水泥:是指某种性能较突出的一类水泥。 如快硬水泥系列、膨胀水泥系列、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 专用特种水泥包括:快硬高强水泥、膨胀水泥、自应力水泥、水工水泥、油井水泥、装饰水泥、砌筑水泥、低碱水泥、道路水泥等种类。 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古埃及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埃及古金字塔的建造中使用了煅烧石膏。 西方最初采用黏土作胶凝材料。古埃及人采用尼罗河的泥浆砌筑未经煅烧的土砖。为增加强度和减少收缩,在泥浆中还掺入砂子和草。用这种泥土建造的建筑物不耐水,经不住雨淋和河水冲刷,但在干燥地区可保存许多年。 古希腊人与古埃及人不同,在建筑中所用胶凝材料是将石灰石经煅烧后而制得的石灰。罗马人使用石灰的反复是将石灰加水消解,与砂子混合成砂浆,然后用此砂浆砌筑建筑物。采用石灰砂浆的古罗马建筑,其中有些非常坚固,甚至保留到现在。 古罗马人对石灰使用工艺进行改进,在石灰中不仅掺砂子,还掺磨细的火山灰,在没有火山灰的地区,则掺入与火山灰具有同样效果的磨细碎砖。这种砂浆在强度和耐水性方面较“石灰-砂子”的二组分砂浆都有很大改善,用其砌筑的普通建筑和水中建筑都较耐久。有人将“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组分砂浆称为“罗马砂浆”。 古代法国和英国都曾普遍采用这种三组分砂浆,用它砌筑各种建筑。在欧洲建筑史上,“罗马砂浆”的应用延续了很长时间。不过,在公元第9-11世纪,该砂浆技术几乎失传。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砂浆采用的石灰是煅烧不良的石灰石块,碎石也不磨细,质量很差。到公元第12-14世纪这段时期,石灰煅烧质量逐渐好转,碎砖和火山灰也已磨细,“罗马砂浆”质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黄泥浆 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地穴建筑迅速向木结构建筑发展此时除继续用“白灰面”抹地以外,开始采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在公元前403-221年的战国时代,出现用草拌黄泥浆筑墙,还用它在土墙上衬砌墙面砖。 在中国建筑史上,“白灰面”很早就被淘汰,而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则一直沿用到近代社会。 石灰 公元前7世纪的周朝出现了石灰,周朝的石灰是用大蛤的外壳烧制而成。蛤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将煅烧到碳酸气全部逸出即成石灰。蜃灰就是用蛤壳烧制而成的石灰材料,在周朝就已发现他具有良好的吸湿防潮性能和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