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对家暴,你必须说“NO!”
每天,家暴受害者们发给Kim女士的故事都充斥着绝望。一个中年妇女发来伤照,并恳求“看过赶紧删掉,老公知道会打死我的”。一个16岁的女孩说她“蜷在床上,看爸爸打了妈妈4个小时”。
她们通过微博或邮件,向Kim默默求助。有时甚至求助都不是,就只是讲述,讲她们的恐惧、无力,以及走投无路。在与1200多个家暴受害者的通信中,Kim问她们为什么不报警。很多人答“他们不管”或“我没证据”。
“我理解她们。”Kim说。她自己也是一名家暴受害者。只不过,她是美国人,而施暴的前夫是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办人。
1
在北京,她和3个女儿住在三环内一幢高档公寓里。房子不属于她,而是属于前夫的妹妹。李阳几乎把所有在京房产都放到了妹妹名下。这处欧式风格的居所是复式,收拾得干净温馨。但Kim当然记得,就在这里,她被前夫打过不止一次。
2006年,孕中的她被李阳推倒在地,他们4岁的大女儿李丽目睹了一切。下意识的,Kim报了警。但她以为被打是自己的问题,于是找到了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以下简称“红枫中心”)求助。随后,李阳道了歉。
但家暴仍旧重演。2011年,李阳骑在她背上,摁着她的额头往地上撞。两岁的小女儿李华在尖叫,她跑过来想拽开父亲。Kim记得那天是8月30日,她带着脸上和身上新的瘀伤,怀抱哭喊的孩子,坐在北京一所警局内。屋里烟雾缭绕,亮着荧光灯,执勤警官的反应让她感到难以置信。
“你想让我们做什么?”警察问额头红肿的Kim。“你们能做什么?”Kim捂着流血的耳朵。“罚款行吗?我们可以罚他1000块。”警察跟她商量。“你们能不能告诉他,别打你的妻子?”
一名女警官这样安慰她:“你和你的丈夫都是好人,请冷静一下,回家去,会没事的。”会没事?类似的话她听得太多了。2001年,李阳在公司打了Kim一耳光。那是他第一次打她。一屋子同事围拢过来。“他们都劝我,他爱你,他工作压力大。”Kim摇头,“没人说他打人不对,没人。”Kim原谅了送花道歉的他,说“我也有错”。这话让她后悔:“第一次最重要,你必须说‘不,打人不对’。”
“家暴像牙疼,越拖越严重。”暴力下的母亲以为苟延残喘的婚姻能保护孩子,但“家暴比离婚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更大”,Kim花了10年,才参透这些理。
曾经,在写给红枫中心的叙述家暴的信里,信末她都会忍不住写一句“我爱我的丈夫”。她属于红枫中心接到的几千起家暴案中的那70%:这些受害者都希望保住家庭。
十年间她也想过离婚,但找了律师才知道律师费“那么贵”。她没有钱,而中国法律倾向于把孩子给有保障的一方。尽管李阳对外宣称疯狂英语2010年的营业额是2亿,但Kim身上的钱却很少超过2000元。
“他在经济上仍对Kim进行控制,把财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为这对夫妇做过心理咨询的红枫中心的王行娟回忆。离婚前Kim没有银行卡,丈夫的多处房产没一处在她名下。离开意味着更大风险。“在中国,女性离婚可能意味着失去一切。财产,房子,孩子。我是个妈妈,绝不能失去我的孩子。”Kim对记者说。
但正是“为了孩子,不愿再在孩子面前挨他们父亲的打”,2011年8月30日的那场家暴彻底引爆了Kim的去意。她开始用美式思维与这种风险博弈。比如,注意收集证据。
那次家暴10天后,李阳才到了派出所。Kim提了4个要求。丈夫要写下“我打了Kim,这不对,以后我不会再有暴力行为”的字据;丈夫要看心理医生;1000块罚款捐给红枫中心;丈夫要发微博,公开承认家暴且道歉。最后一个要求让李阳大发雷霆,他在派出所拍了桌子。这个行为使警方改变了态度―据Kim描述,他们起初是很有些疏离的。一个警察拽着李阳出去抽烟,Kim听到他说:“你妻子要求算不高了。”
按了指印的字据在后来庭审时成为关键证据,而承认家暴的微博使李阳家暴案广受关注,为Kim带来了舆论声援。
2
在美国,家暴解决的法律程序非常畅通。2011年Kim回美国为女儿办新护照,她告诉法官申请紧急监护权是因为家暴,法官愤慨地看着她受伤的额头,又和孩子们单独交谈5分钟后,就下发了保护令。全程不超过半小时。
最终她还是选择回到中国,依靠中国法律解决问题。她觉得回美国是一种逃离。她经常教育孩子们的一句话是,遇到难事不要run away,要face it。而自从家暴事件被公开,那些给她发倾诉信的中国家暴受害者们,也让她开始琢磨,怎样能和她们一起在中国?出一条路。
2011年10月24日,Kim向朝阳法院提请离婚,要求抚养3个女儿,同时,她开始申请她在中国的第一道人身安全保护令。
当年是我国引入“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第三年。有了保护令,一旦发生家暴,将无需再走报警、鉴定、调解的流程,派出所可以将施暴者强制带离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