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勤反思,和孩子共成长
勤反思,和孩子共成长
专栏主笔
徐浙宁(上海社科院?博士)
章淼榕(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培训部主任)
安秋玲(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古秀蓉(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
蔡蓓瑛(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博士)
编辑的话
一心想做好妈妈,可是,走路绊蒜心打鼓,我们老跟宝宝会错意,误会误解天天冒泡泡,最后都误以为自己不是个好妈妈了!自信心被丢到了床底下。暗暗羡慕那些心理学妈妈,她们做妈妈总该顺当一些吧?
不料,她们中间有一位说,当了妈妈才发现,自己那一箩筐的专业知识,有时候管用,有时候却是鸡跟鸭唱“二人转”,合不上拍子。身为研究者,专业知识和理论,你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一旦面对自己的宝宝,作为母亲,你有了自己的感受,照搬照用常常是一厢情愿。
她们的困惑,她们和宝宝之间发生的故事,跟我家的是不是大同小异?她们怎么想,怎么做?我们很好奇。
教育孩子是一项 工作?
想一想,你会填写什么呢?可能是“挑战”、“有爱心”,也可能是“繁琐”、“有成就”等吧。我们所使用的词语能表达出我们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体验,也能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观念。对我来说,我想填写“反思性”,是的,在我看来,教育孩子是一项有反思性的工作!
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某日,参加早教班的家长会,我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板凳上聆听老师的发言。老师援引“专家意见”来说明“看书”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很多家长在认真记录,而我有些困惑:“教育专家”的建议是否适合我们呢?
教育孩子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做父母的都会意识到“不容易”,时刻被考验。因为时间、地点与情境总在变化,孩子也在变化,我们必须随时调整应对方式。比如,我们提倡孩子自主,但是在寒冷的冬天早晨,他执意要尝试自己穿衣,我们怎么办?我们鼓励孩子阅读,但是当他一本本地要求不断读下去,而早已过了睡觉的时间,我们怎么办?
我们难以套用他人的经验来回应自己的孩子,不仅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建议的领悟能力与运用能力不同,更重要的是因为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
我自己也曾顶着“教育专家”的头衔给别人想当然的建议,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在我的女儿面前,我仅仅是个母亲,是在进行着母亲能做的亲职活动,而不是所谓博士的明智说教。
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空前丰富、传递便捷,这是一个专家辈出的年代,只要我们在育儿中勤于思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就能成为最符合自家孩子需要的“专家妈妈”。
注意我们的表达:现在……
请比较两句话:
A:“不可以……”
B:“现在你不可以……(等你长大了,你就可以……”)
你在制止孩子行为的时候,常用的是哪句话呢?
做父母真的很忙碌,忙碌到我们常常“言简意赅”,尤其是在我们的耐心已经被消耗,而孩子却依然淘气的时候。例如,宝宝抢着去插DVD的电源插头;宝宝希望自己用筷子来吃面条……面对一些危险或者可能会给我们造成更大麻烦的场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训斥:“不行”,“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不可以”或者动用威胁:“下次再这样,我就打!知道了吗?!”简单粗暴的制止似乎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它会影响孩子内在的主动性。
对孩子来说,整个世界都是未知的,他需要去探索去尝试,这是孩子最基本的发展任务。所以,面对孩子因年龄而不可以做、不能做的事情,最好是告诉他:“你现在不可以……等你长大了,你就可以……”孩子会理解“我现在是小娃娃,不可以,但是我会长大”。他会期待着长大,因“你长大了”这样的赞誉而自豪、自信。
请给孩子一个“客观的说明”,一个“有条件的选择”,让孩子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的保护。
送给孩子一句话:宝宝一定有办法
我买了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让爷爷读给女儿听。对于故事的内容,可能她并不理解多少,但是这句非常贴近她生活的话却被她套用,遇到问题了,她就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后来变成“妈妈一定有办法”、“爸爸一定有办法”――这是小孩子对成人的崇拜,很自然,成人用不着洋洋得意。
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要建立起孩子对他自己的崇拜。于是,我开始在女儿的内心种植一句话――“宝宝一定有办法!”当她遇到问题来求助,我就告诉她:“宝宝的小脑袋中一定有办法,想想看……”在我们的引导下,她的办法就如小溪水一样流淌出来了,经过我们的“加工处理”就真的成了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时我就大加赞赏:“看到了吧,宝宝的小脑袋中一定有办法!”慢慢地,女儿开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对自己说:“宝宝一定有办法!”
我们是成年人,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们也愿意替孩子去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孩子会做比我们会做更重要!所以,给他一句话,让他自己想办法吧!激发起孩子内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