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原生态住宅和新建住宅利弊探析.docVIP

乡村原生态住宅和新建住宅利弊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原生态住宅和新建住宅利弊探析

乡村原生态住宅和新建住宅利弊探析   摘要:乡村原生态住宅是一种因地制宜,与自然共生的建l筑模式,暗合了许多生态学的原理,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新建乡村住宅在选址、空间布局、材料运用上都出现了逆生态化的趋势,通过对这两种建筑模式的对比,分析了这一发展趋势的深层的时代背景因素,指出了发展乡村生态住宅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住宅;原生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37-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些年富裕后的农民掀起了盏房高潮,这些新增住宅多采用简易的砖混结构,在形制上大江南北越趋于一致,即以城市住宅为蓝图进行局部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源自农业文明,契合于原生态环境,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原生态住宅,已逐趋消失。由于建筑消耗了人类从自然界中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因此,这种变化虽然从表面上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但与可持续性发展这一全人类的共识背道而驰。      一、选址      在农业文明时代,乡由于深受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影响,乡村原生态住宅在选址、朝向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建宅必先观察风水,选址讲究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以充分获取日照;注重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以方便生产生活;注重“保土”和“山居”,以节约耕地;注重宅边植树绿化,注意营建“风水林”等以改善集落生态系统的小气候。连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都指出,“没有其他地域文化表现得如中国人那样如此热衷于‘人不能离开自然’这一伟大的思想原则……或分散于乡野田园中的民居,也一律常常体现出一种关于‘宇宙图景’的感觉,以及作为方位、时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经济发展影响,出于发展家庭副业和出行方便的考虑,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在盖新房时,选址开始倾向于优先考虑交通的便利。   在乡村,住宅是农民们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场所,便利的交通意味着和外界在空间上距离的缩短,资讯的快捷,挣钱机会的增多。于是,交通线两侧成为盖房首选,???于这一择址所存在的噪音、尘土的污染、朝向受道路走向的制约、失去了山水树木庇护、直接曝露在日照风雨下的住宅有着“冬冷夏热”等不利因素,正淡出农民的视野。在他们看来,有了钱,完全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以高能耗为代价制造出封闭舒适的居住空间。于是,在农民新一轮自发的建房热中,祖辈们关于建房选址的“枕山、抱水、面屏”等种种风水上的要求均让位于对于交通便利的贪图,这种趋势在经济发达的乡村更突出。      二、选材    传统的原生态住宅在选材上强调就地取材,木、竹、草、土、石等均可建房,各地各异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云南为例,滇西北山区海拔高,崇山峻岭,深谷密林,地震频繁,建筑形式主要是井干式建筑,不但充分利用了当地富足的森林资源,而且能获得良好的抗震御寒效果;滇南西双版纳地区海拔较低,气候炎热,雨量充足,竹林密布,傣族人民选用竹子作为主要材料来建构于栏式竹楼,透风、凉爽,且可防潮防水,避免虫蛇侵害;处于滇中南的元江坝子属于千热地区,因取土方便,当地农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土掌房,由于土的热惰性大,厚实的土墙和平顶就有了很好的隔热性能,室内夏凉冬暖。   如果说乡村原生态住宅崇尚取材上形式多样的话,那么,新建住宅的建材就单一得多,主要以粘土砖、钢筋、水泥和砂石为主。这类材料生产能耗高,生产过程不可逆,尤其是粘土砖的生产,对植被、土层破环严重。且由于粘土砖热惰性指标低,混凝土构件又起到“热桥”的作用,而乡村住宅多半不会对墙体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因此,新建住宅室内热工环境普遍较差,远不及生土建筑即“土房”冬暖夏凉。可以说,这一建筑模式,从建筑材料生产所需消耗的内含能源,到运输所需的灰色能源,建成使用时的运行能源及建筑物毁弃后最终处理所消耗的能源.累计能耗是相当大的。      三、平面布局与空间组合      乡村原生态住宅是村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建筑平面布局与空间组合无不打上了当地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的烙印,如我国北方传统四合院式布局,就利于冬季收集太阳能和防止冷风渗透,而南方地区的庭院式布局则有利于夏季通风和蒸发吸热降温,如笔者所在湖南省益阳市,为大陆性特征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集中,严寒期短,暑热期长。传统独户住宅均为一层平房,坡屋顶,典型的布局为“两(三)间一横屋”,“两(三)间”为堂屋与主卧室并列,是正屋,“横屋”前厨房(兼餐厅)后小卧室,根据具体的地形条件布置在东、西侧,与“两(三)间”形成曲尺形布局,四周挑檐,正屋南北向开窗,南侧带宽大的柱廊,俗称“散柱和阶基”,遮阳通风都极为良好。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农村经济水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