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indiatpscom.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indiatpscom

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产出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张龙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了我国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产出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主要结论是: 流动性过剩正冲击对物价仅有短期正效应,即在短期促使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正冲击对产出有正效应,而且其效果是中长期有效的,即流动性过剩在中长期促进产出增长。货币供应量M2对产出的增长的效力相对较大,而货币供应量M1对物价的影响力相对较大。 关 键 词: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经济增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Effect of ExcessLiquidity Shocks to the Price and the Output ZHANG Long 1, XU LiHua2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effect of excess liquidity shocks to the price level and the output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structural VAR approach.The main conclusions are:There is a short-term response of the price level to excess liquidity positive shocks,thus, excess liquidity promotes the price level to increase in a short-time.There is a positive response of the output to excess liquidity positive shocks,which will embody its positive to the output in economic long-term development, i.e.,excess liquidity promotes output to increase in a long time.Monetary supply M2 shocks have mor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output than the price level,while monetary supply M1 versus. Key Words:Excess Liquidity ;Price Rising ;Economic Growth;SVAR(Str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作者简介:1、张龙: 男,汉族,陕西富平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分析和计量经济学 一、引言 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的上升过程,因而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六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于2003年逐渐“淡出”,转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开始,我国出现了经济偏热的苗头,几年来,由于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的我国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不断攀高以及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逐渐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进而引起了国内物价的持续走高和经济运行由偏快向过热的进一步转变;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国内学术界已作了大量探讨,但大多是对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表现极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赵磊(2007)[1] 赵磊. 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深层思考[J].南方金融2007(7):19~21.以及连建辉和翁洪琴(2006)[2] 翁洪琴.银行流动性过剩:当前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J],财经科学,2006(4):1~7.等,很少有关于流动性过剩与物价变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大都是运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对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如刘传哲(2008)[3] 刘传哲. [1] 赵磊. 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深层思考[J].南方金融2007(7):19~21. [2] 翁洪琴.银行流动性过剩:当前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J],财经科学,2006(4):1~7. [3] 刘传哲.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极其作用机理分析[J],管理评论,2008(1) 3~8. [4] 卜永祥.我国货币流动性的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