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docVIP

土壤和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和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土壤和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摘 要:地理科学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性质决定实践教学在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土壤与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应用土壤与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加深和巩固教材内容的理解,为将来从事该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所在城市及周边区域资源优势,选择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土壤与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从实习内容、交通线路及通达性、实习消费支出等方面分析可行性,以期加强和完善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成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土壤与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1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08   地理科学具有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其学科性质决定实践教学在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继续与深化,也是有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土壤与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土壤与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应用,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为将来从事该领域的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土壤与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务必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完善的野外实习基地建设,能够确保实习目的达成和学生训练的效果;而且通过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指导教师多次对基地综合自然地理勘察、研究以及实习锻炼,能够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向当地及相邻的地区提供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合理化建议,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和确立直接影响着土壤与生物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目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在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相对薄弱,师资投入力度不足。因此,本文结合学校所在城市及周边区域资源优势,选择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土壤与生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以期加强和完善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成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野外实习基地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7°17′~ 117°35′,北纬40°29′~ 40°38′,总面积1.43万hm2。距北京140 km,距天津180 km,距唐山148 km,距承德135 km。雾灵山属燕山山脉,其主峰海拔2118 m,被誉为“京东之首”。   雾灵山原名伏凌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有:“伏凌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故世人因此名山也”之记述。又因山中多雾,后人谐其音,则称为雾灵山。早在宋代山上就建有寺庙,到清初有关帝、药王和观音庙等,后皆废圮。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遵化马兰峪兴建皇陵(清东陵),把雾灵山划为“风水禁地”,六里坪山前为“前龙”,六里坪山后为“后龙”,从此雾灵山又有“五龙山”之称。自清初封禁后,至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开禁,275年间,雾灵山森林茂密,古木参天,野兽栖居,溪流清泉。清末民初,由于开禁垦荒,滥伐林木,森林面积缩小,多演替为次生林。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雾灵山建立森林经营机构,开展封山育林等工作,森林景观逐渐得以恢复;1984年12月,雾灵山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地质地貌。雾灵山主体部分系由中生代燕山期侏罗纪中期正长岩类构成,间有石英正长岩等岩墙或岩体。南部低山由上元古界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古生界灰岩等岩性组成;西北部侏罗系砂岩或砂砾岩广泛出露。新生代以来,强烈抬升,流水深切,形成沟谷纵横峰峦高峻的中山地貌。地形北高南低并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坡度多在25°~ 40°之间。山体呈SSW~NNE向,由主峰转为NW~SE向,呈向南敞开的“V”字形。南坡较陡峭,坡度约在35°左右,可见人工开石筑盘山路及自然形成的块石坡;北坡较缓。   3.气候水文。雾灵山属暖温带湿润大陆季风区,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复杂多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