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和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培养.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和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培养

国学和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培养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国学逐渐复兴。国学复兴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诉求。要使大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国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要熔铸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基础上的更加合理的知识构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院校要真正担当起为民族和国家培养操守雅正、经世变通、融会中西的优秀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国学 大学生 古典文化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047―04   [作者简介]骆兵,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西南昌 330013)      国学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改革开放以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国学逐渐复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从这一意义来说,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培养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战略举措,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学复兴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诉求      迄今为止,中国先后兴起了三次国学复兴思潮。第一次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晚清时期。人们借引日本“国学”话语,以“反满革命”为鹄的,以“古学复兴”为旗帜,标举以“国粹”凝聚“国魂”,激励“种姓”,提升“国德”,增进“爱国的热肠”,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第二次发生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呼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标举“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特征。20世纪4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学术致力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发扬其民主性的精华”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成为此后中国人民对待传统文化学术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基本行动纲领。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方兴未艾。第三次国学复兴思潮同前两次国学复兴思潮相比较,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形势。文化耆宿如赵朴初、张志公、曹禺、谢冰心等人建议设立古典学校或古典班,使入学学生除接受一般教育外,重点接受古典文化的基本训练。许多以前被人诟病的中华传统美德再次成为公认的社会道德标准。党和政府的主要新闻媒体积极主导国学思潮的舆论趋向。2006年1月10日,光明日报推出了《国学》专版第一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新闻界的首创之举。中国人民大学于2005年5月28日率先正式成立国学院。此后相继建立有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国学班、武汉大学国学班等,其国学教育已经步入正轨。2009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在《国学》专版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一致认为,国学应该定位为一级学科。   新一轮的国学思潮处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突飞猛进,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与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中国的文化学术不可逆转地驶入了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轨道。人们普遍认识到,文化学术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学术的繁荣兴盛。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学术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学术创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才能不断提高包括文化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因此说,无论是从学术发展、人文熏陶、文化创新,还是从身份标识、文化认同、国家软实力来看,第三次国学的昌盛都是十分必然的。   国学复兴的基础在教育。就高等教育而言,高等院校由于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师资力量,具有能够大规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国学复兴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诉求。高等院校肩负着通过加强国学教育、提升大学生古典文化素质的神圣使命。同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担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的历史责任。   众所周知,国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范围主要以经、史、子、集为载体,逻辑起点是一个“道”字。孑L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是指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道理,包括“天道”、“地道”、“人道”。朱熹说,这个“道”是“天理”,也是“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之是也”。“道”既具有形而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