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和审丑之美学价值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美和审丑之美学价值剖析

审美和审丑之美学价值剖析   摘 要:作者结合《美学概论》这门课程学到的美学理念,论述了美学范畴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美与丑,进而引导读者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明辨是非,要辩证地分析审美与审丑,勇于剔除糟粕,传播正能量。关键词:美学;审美;审丑通过一学期《美学概论》的学习,作为一名美术艺术生的自己受益颇丰,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形态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用哲学的思想和理论去分析和研究美的本质和意义,因此美学又被概括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中的审美形态也就是美感经验形态,是审美活动所形成的感性体验,它包括优美、崇高、喜剧、悲剧、丑、荒诞等,本文重点谈下审美形态中的美和丑,既审美和审丑。美是什么?美是能够引起人们愉悦、舒畅、振奋或使人感到和谐、圆满、轻松、快慰、满足或让人产生爱(或类似爱)的情感、欣赏享受感、心旷神怡感或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美的方面包含很多,人类对美的理解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先秦时期就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西方著名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把西方人眼中的人体美和古典美作了淋漓尽致的完美结合,清澈的泉水、满满的月色、羞涩的目光,无不展示着人类所赞誉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在如水的月光下,山泉和少女融合在一起,是山泉给少女注入了生命,抑或是少女给生命注入了一泓清泉,让人浮想联翩。关于美的起源,中外历史众说纷纭,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美”, 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也有“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的诗句,可见美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人们怀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中通过劳动产生的,美的事务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和谐与统一,它是使人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目标,也是人类生生不息、代代延续的精神支柱,但在我们抱着对美的憧憬和向往,面对生活的时候,就会遇到数不清的丑,所以勇敢地面对丑也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丑是什么?丑首先是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正如雨果所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可见丑是被看作是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不和谐,反和谐,痛感与反叛成为丑的象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丑的客观存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当人们在面对生理上的畸形、道德上的败坏、精神上的怪癖、扭曲的时候,带之而来是一种只有丑才能引发的不安、痛苦、恐怖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有时更能引发人们的思索和感触,这就是丑所蕴含的艺术的美。如毕加索代表作品《格尔尼卡》就是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丑的巅峰之作,毕加索用孩子般的手笔描绘了二战时期德国轰炸机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的灭绝人性的狂轰和屠杀,这幅画把人间惨象瞬间呈现并一下子闯入观众眼帘:尸体、残肢、鲜血、挣扎、哀号、燃烧的街道、奔逃的市民、浓烈的烟气、乱撞的动物……。但我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除了压抑和恐怖外,更多却是赞叹和沉思,而这正是丑所要体现的审美价值,现实生活中的丑,只能让人厌恶和拒绝,而现代美学所定义的审丑,却在包含否定感的同时给人已快感。“美的艺术的哲学”认为丑也是审美形态之一,审丑跟审美一样成为艺术,并且丑有着独立的审美意义和美学价值。它比美更加的接近于我们的生活,人类在直面死亡、疾病、灾难等丑的形态产生各种负面的审美情感之后,往往会获得某种审美快感、重建和谐的心境。正是由于丑所引起的审美经验不是直接的,才会引起主体的理性思考,摆脱肤浅的直观、触及真正的现实。电影《南京大屠杀》、《唐山大地震》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让我们恐惧的灾难片,但留给我们更多的反思是强国的动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我们无法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血债必用血来还,地震虽然我们无法回避,但电影让我知道了大灾面前有大爱,让我们懂了许多的预防灾难的方式方法,因此这两部艺术作品在惊悚和恐慌中带给我们更多是满满的正能量-勿望历史、团结一致、强我中华、大爱无僵。丑和美是相对的,绝对的丑陋是没有的,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更是深度地刻画了美和丑的内涵,风度翩翩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是个道貌岸然、蛇蝎心肠的人,外表的美没有给观众带来愉悦,而他的贪婪和狠毒无不让观众感到痛恨;而奇丑无比的丑聋人卡西莫多却用其善良和勇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动,使观众真正地感受到只有心灵的美才是高尚的,风光养眼的外表不仅不是美的内涵,还有可能会加重观众的厌恶感。正如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对美的评价:“美有两种,灵魂的美和肉体的美。聪明、纯洁、正直、慷慨、温文有礼都是灵魂的美,相貌丑的人也可以具备的。如果不以貌取人,往往对相貌丑的也会倾心爱慕。”所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