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和评价.docVIP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和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和评价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和评价   摘要:本文根据201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分析了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并对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特点进行评价。   关键词:钦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8.052   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一大型国有林场,是第一批广西现代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成立可以追溯到1962年11月,当年经广东省林业厅决定,整合当时广东省湛江专区的钦县、合浦县、灵山县和浦北县境内的一些小型国营农林场,成立广东省国营钦廉林场。1963年1月,钦廉林场正式建场,隶属广东湛江地区林业局;1965年9月,钦廉林场划归广西林业厅管辖,更名为广西国营钦廉林场;1970年8月,钦廉林场由广西钦州地区林业局管辖;1979年3月,钦廉林场重属广西林业厅管辖至今;2011年5月,钦廉林场更名为广西国有钦廉林场。   近年来,钦廉林场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林业政策与决策部署,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深化内部改革,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才和产业基础优势,坚持以林为本、多种经营,全力发展具有钦廉特色的林业产业。   1 林场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钦廉林场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东经108°40′~109°30′,北纬22°13′~22°43′之间。林场经营林地分布在钦南、合浦、灵山、浦北四县(区)的18个乡(镇)。总场设在钦州市钦南区,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50公里,南距北海市80公里。林场境内交通十分便利,桂海高速公路、南宁至北海高铁、南北二级公路、G325国道、G209国道、钦州至浦北县二级公路、钦北铁路等贯穿林场境内,各分场、工区均有公路相通,场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林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林地海拔高一般在40~100米,相对高为50~70米,坡度一般在15°~25°之间,最大的为38°。地貌以丘陵为主,林地边缘多为农田和水沟。林场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以南,属北热带湿热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光照强、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湿冬干;水热条件良好,对发展林业生产极为有利;土壤成土母岩有砂岩、页岩、花岗岩、铁砾岩和粉砂岩,土壤主要有砖红壤和赤红壤两个种类;土层中厚、表土层薄,石砾含量较多,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   林场的植被区系北热带常绿季雨林区域。但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场内自然植被已不复存在,已演变成以人工阔叶林为主的植被群落或群丛。人工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桉树、湿地松、加勒比松、红荷木、龙眼、柑桔、竹类等。天然次生植被主要乔木树种有马尾松、火力楠、红椎、白椎、大叶栎等;灌木有野牡丹、桃金娘、岗松、三叉苦、鸭脚木、白背桐、盐肤木等。常见的草本植物有五节芒、蔓生莠竹、鹧鸪草、铁芒萁和其他蕨类。   1.2 森林资源现状   1.2.1 林地资源现状 根据201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钦廉林场场内调查范围土地总面积61166.5公顷,按一级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4507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8%;疏林地面积26.9公顷,占0.1%;灌木林地面积2274.8公顷,占3.7%;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45.9公顷,占0.1%;无立木林地面积8993.6公顷,占14.7%;苗圃地面积66.8公顷,占0.1%;宜林地面积1176.8公顷,占1.9%;辅助生产林地面积3166.3公顷,占5.2%;非林地面积257.5公顷,占0.4%(详见表1)。   1.2.2 森林蓄积量现状 在场内调查范围内活立木总蓄积3040146 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3035782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96%;疏林蓄积401立方米,散生木蓄积3963立方米,占0.04%(详见表2)。   表2 场内调查范围蓄积量分布统计表 单位:立方米   2 森林资源特点   2.1 林地利用率不高   本期调查结果表明,场内调查范围内,有无立木林地面积8993.6公顷、宜林地面积1176.8公顷、辅助生产用地面积3166.3公顷,三类土地面积达到13336.7公顷,合计占场内调查范围林地面积60927.7公顷的21.9%,说明林场境界范围内仍有较大可扩大生产的林地资源。   2.2 林场森林资源以人工纯林为主   林场经营范围有纯林面积44325.9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99.6%。经营范围混交林面积640.1公顷,仅占乔木林面积的1.4%。场内经营范围纯林与混交林的面积比例为69∶1,人工纯林占绝大多数,这也是林场经营的特点所在。另外在全场乔木林面积44966.0公顷中,人工起源的面积为44951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