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和导语雷同现象简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和导语雷同现象简析

标题和导语雷同现象简析   写新闻讲究惜墨如金,所谓“至高境界是简洁”。可有一种不简洁却是“司空见惯浑闲事”,那就是新闻标题与导语的雷同。笔者以为,这种雷同是最大的浪费。   先以一篇被毙的稿子为例。   ××省安监局局长××指出,怕得罪人的别干安全   本报讯近日,在X省安监局长座谈会上,面对着一百多名与会人员,XX省安监局局长XXX指出,干安全就得六亲不认,怕得罪人的别干安全。(以下略)   分析此稿,一看新闻点的选择,标题与导语一致,就是××局长的那句话;二看5W1H要素和事件细节的选择,标题基本就是导语的缩写,导语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新的兴奋点 ;三看表现手法的选择,标题与导语均是叙述,无描写、评论。总而言之,此稿的标题、导语是位不同、貌相似。   先贤有云,“标题者,新闻之缩影,事实之骨髓”,导语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如此雷同,岂不是浪费版面?      三大误区      为什么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原因。   1.理论误区,即标题、导语两手都要硬,结果重上加重,事倍功半   标题重要、导语重要,大家都承认,正所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在新闻工作中,最高的嘉奖之一就是让人说作者的导语写得好。按教科书的教诲,标题和导语都要提示内容、评价内容、吸引阅读等,甚至有“眉目传情”之要求。一篇新闻,闪光点就是那么多,导语也用,标题也使,按专家的要求是“明眸善睐”了,但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下子长出两双,恐怕就是吓人了。   2.价值误区,即写稿编稿时对“简洁”二字不能一以贯之,流于形式   报纸的每一个字都是有价值的。没有成本意识,拖沓冗长,就是花钱印垃圾。鲁迅先生讲写作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而现实是我们的报纸上还有些稿件,因为写作或编辑上的原因,成了党八股,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削尽繁冗留清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工作一忙就不要。甚至有的同志常坚持,这个重要嘛,重复点也应该。   3.操作误区,即编辑、记者对标题、导语各顾一头,一篇见报稿存在两张皮   我国内地基本上都把标题算做编辑工作,而把导语列为记者功夫,以至于各说一套、各自为战。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记者不做或不认真做标题,认为做标题是编辑的活 ;有的编辑不改或不反复改导语,经常是5W1H齐全的概述型导语包打天下。其实,标题、导语均是见报稿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一分为二、各自为战,必须合二为一。   归根到底,上述三大误区能否避免,一是看能不能“简”,二是看能不能“合”。“简”、“合”这两条做到了,理念和操作中条条框框都会被打破。      合而不同各有侧重      西方把新闻(News)分为硬新闻(Hard News)、软新闻(Soft News)两大类。①硬新闻强调时间性、重要性,基本相当于我国的动态消息。软新闻包括简明软新闻(Brief Soft News)和特写(Feature Story),包括我国所谓的动态消息之外的新闻文体。在西方,硬新闻多用倒金字塔结构,导语多为概述型,只交待最重要的事实,标题更加概括;软新闻的结构和导语写作则是不拘一格。这样操作起来很容易,也自由。   国内却是分得比较复杂、混乱,让人不好掌握。像前面提到的人大版教科书就称,标题的分类最常见的有两大类,即单一型标题与复合型标题;实题与虚题;导语则可分为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橱窗型导语等。   笔者以为,以上理论可以参考,但在操作中应重点注意标题与导语在主辅、详略、虚实、叙议等方面有区别、有侧重。下面主要以动态消息为例说明。   1.要坚持以标题为主,以导语为辅   中外专家常引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话“开头是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证明导语的重要性。而笔者以为,这话没错,但新闻的开头不是导语,而是标题。   以标题为主,就是要充分和优先强调标题的提示内容、评价内容、吸引阅读功能,让导语作补充说明。有的新闻事件里包含多个兴奋点和亮点,记者和编辑在做标题时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现代社会讲究“注意力经济”,大众“审美疲劳”普遍,强调“三步五秒”、“读题时代”实在应该。   《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7月21日在报道郑州发生雹灾时标题如下:   (主题)冰雹,砸郑州一个措手不及   (副题)10条生命换来的教训:加紧建立政府预警防灾体系   其实,新华社记者的原稿标题是《郑州遭受30分钟罕见冰雹10人死亡损失严重》,稿件正文先是大力渲染雹灾的时间、危害,后又说到辽宁等地的雨灾,再采访郑州市副市长姚待献等负责人,提出“我们政府部门必须加紧建立预警防灾体系”这一新闻点。《新华每日电讯》的编辑把这一点做进了标题,导语仍保持原稿的5W俱全概述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