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气相直接氧化制乙酸研究进展.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烯气相直接氧化制乙酸研究进展

专论与综述乙烯气相直接氧化制乙酸研究进展李应成, 谢在库, 卢文奎(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上海 专论与综述 乙烯气相直接氧化制乙酸研究进展 李应成, 谢在库, 卢文奎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上海 201208) Ξ 摘 要: 综述了乙烯气相氧化制乙酸的不同工艺及研究进展, 对各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分析, 阐述了反应机理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乙烯; 气相氧化; 乙酸; 进展 中图分类号: TQ 22511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1143 (2001) 0220017207 A dvan ce s in prepa ra t ion of a ce t ic a c id f rom e thy len e v ia on e- step va por pha se ca ta ly t ic ox ida t ion L I Y in g 2ch en g , X I E Z a i2k u , L U W en 2k u i (S IN O P EC Sh an gh a i R e sea rch In st itu te o f P e t ro ch em ica l T ech no lo gy, Sh an gh a i 201208, C h in a) A bstra c t: L a te st advan ce s in p rep a ra t io n o f ace t ic ac id f rom e th y len e v ia o n e2step vapo r p h a se ca ta ly t ic o x ida t io n w e re rev iew ed, in c lu d in g tech no lo g ie s, th is f ie ld. reac t io n m ech an ism an d t ren d s in Key word s: e th y len e; vapo r p h a se o x ida t io n; ace t ic ac id; advan ce CL C n um ber: TQ 225112+ 2 A r t ic le ID : 1008- 1143 (2001) 02- 0017- 07 D ocum en t code: A 冰醋酸 13514k t, 表观消费量 787k t 2 , 1999 年上半 年进口乙酸 4316k t 6 。预计 2000 年我国乙酸生产能 力 有 望 达 到 1110M t?a , 需 求 量 约 为 810~ 850k t, 2005 年需求量将达 1110~ 1119M t 7 。 由于乙烯可间接氧化制乙酸, 亦即乙烯经钯催 化氧化得乙醛, 后者再经酯酸锰制得乙酸, 而且两步 骤均为氧化过程, 因此将乙烯一步氧化成乙酸一直 是化学家的追求目标。W ack e r 法的成功应用更刺激 了化学家的兴趣。 但由于上述两步所用催化体系各 不相同, 因而将乙烯一步氧化成乙酸较为困难。1997 乙酸是用途最广的有机酸之一, 主要用于制取 醋酸纤维素、醋酸乙烯、醋酸酯和金属醋酸盐等。此 外, 乙酸还是制药 (如阿斯匹林、 黄连素、 维生素 B 等)、染料、农药以及其它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亦 可作合成橡胶、 塑料、 染料的溶剂。 1998 年全球乙酸生产能力约为 718M t?a, 需求 6M t?a, 需求量和产量基本持平1 。当前, 亚洲乙酸 市场的稳定增长已经成为全球乙酸市场焦点, 尤其 是聚酯纤维、 瓶料、 薄膜的需求潜力十分强劲, 长远前景十分乐观2 。 其 1997 年国内乙酸生产能力约为 650k t?a 3 年 8 月日本 Show a D en ko 8 , 产 将乙烯直接氧化制得乙 量 510k t?a 4 , 进口 95k t?a 5 。1998 年乙酸的生产和 消费保持了较好的势态, 乙酸产量 649k t, 全年进口 酸, 该工艺投资分别比甲醇羰化法和乙醛氧化法低 50% 和 30% 9, 10 , 而产生的废水仅为乙醛氧化法的 收稿日期: 2000205223 作者简介: 李应成 (1972—) , 男, 工程师, 硕士, 发表论文 10 篇, 申请专利 6 项, 主要从事氧化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 Ξ 18 工业催 化2001 年第 2 期1?109 , 标志着乙酸合成工业的又一历史性飞跃。的研究工作, 并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1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