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辩病和辩证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浅析
辩病和辩证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浅析
摘要:前胃弛缓仕牛常见多发病之一,以西兽医辨病与中兽医辩证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前胃弛缓;牛;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47-02
前胃弛缓是牛常见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复杂,既有原发性的,也有继发性的。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牛前胃弛缓采取了西兽医辨病与中兽医辩证施治相结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1993-2012年,笔者共收治牛前胃弛缓301例,其中原发性165例,继发性136例。继发病例中继发肠秘结16例,瘤胃积食65例,瘤胃臌气39例,创伤性网胃炎7例,真胃炎4例,真胃阻塞3例,腹膜炎2例。治愈291例,治愈率达到96.7%。
2 西兽医辩病
2.1 原发性前胃弛缓
主要由于患畜过劳、饲草单一、质量低劣或饲养管理不善而引起。患畜表现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时干时湿,触诊瘤胃松软,听诊瘤胃蠕动次数少,力量弱,其粪便随病程发展逐渐变硬,粪色黑带黏液,最后可导致便秘,如果病程延长,随着病情的发展,则全身变化明显。
2.2 继发性前胃弛缓
2.2.1 继发于瘤胃积食 患畜由于采食大量干燥、难消化易膨胀的饲料所致。患畜常表现食欲、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腹痛常呈右侧伏卧,触诊瘤胃坚硬或呈面团状,上部有少量气体,排粪软或腹泻,大多数病畜粪带黏液,其色黑恶臭。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瘤胃内容物增多,压迫患畜胸腔其呼吸紧张而急促,心跳加快。
2.2.2 继发于瘤胃臌气 患畜由于采食大量易发酵饲草料和气体排出障碍所致。患畜左腹急骤臌起,骚动不安,回头顾腹,叩诊出现鼓音,听诊为金属音,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当瘤胃臌气消失时,由于个体和瘤胃环境的不同,有些恢复正常,有些则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次数减少,力量变弱。
2.2.3 继发于创伤性网胃或网胃心包炎 由于尖锐的金属或其他异物刺入患畜网胃壁所致。患畜表现苦闷,呻吟,磨牙,不愿走动,有的呕吐,有的口吐白沫;触诊网胃区,常因异物的部位不同,有的有反应,有的则无反应。病畜仍有左肘外展,体温升高(39 ℃以上),呼吸浅表,脉搏加快(80~100次/min),白细胞增多等特有症状。
2.2.4 继发于真胃炎 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真胃区触诊敏感,听诊真胃蠕动音极弱,瘤胃蠕动音及瓣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肠道弛缓,便秘,粪呈球状,褐色,表面有黏液或黏液膜,间有下痢。
2.2.5 继发于真胃阻塞 食欲、反刍完全停止,右腹下部真胃区局部膨大,触诊敏感坚硬,似袋状物,听诊瘤胃、瓣胃、真胃蠕动音消失,肠音弱,排粪次数多,可排除少量、多层干粪球样粪便,或稀粪中带干粪球。
2.2.6 继发于肠秘结 食欲、反刍很快停止,瘤胃蠕动废绝,腹痛,病畜排粪停止或努出少量胶冻样黄色粪便;后期病畜精神高度抑郁,鼻镜龟裂。若病牛突然腹痛,且腹痛剧烈;结肠秘结则腹痛较轻,其腹痛常时隐时现,直肠检查时发现直肠空虚或有黄褐色胶冻样粘液,若仔细触摸,有时可在右腹部摸到小肠或结肠阻塞的部位(粪呈球状);小肠秘结时,右肷部触诊有明显的振水音。
2.2.7 继发于腹膜炎 精神沉郁,四肢聚于腹下,拱北而立,有时表现腹痛;若病畜卧地常有特异的伸腿姿势,食欲废绝,瘤胃蠕动停止,并伴有轻度臌气、便秘,有吐草现象,体温较高(大多数体温在正常的高限范围内),血检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多;若行腹腔穿刺,常有渗出液流出。
3 中兽医辩证施治
3.1 脾虚腑实型
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结膜充血,口色红,舌有黄苔,口津短少黏腻,按压瘤胃如捏粉样或坚实。听诊瘤胃蠕动次数少、力量弱,严重者瘤胃蠕动废绝;肠音弱,瓣胃及真胃音弱;尿短赤,粪便量少,有黏液附着;右肷部触诊多有振水音;有点病畜有腹痛现象。直检少数病畜直肠空虚,多数直肠内有如杏大小的干粪球宿积,粪球之间有胶冻样黏液,可通过直肠可摸到粪球。
此类症型主要是由于脾虚而导致腑实,病本在脾,病标在腑,胃肠实滞致使胃肠气机不畅,气血淤滞。治疗应标本兼顾,以脾养胃,消积导滞,祛瘀活血,润肠通便为主。方用当归导滞汤加减:油炒当归、赤芍、白术、茯苓、三仙、厚朴、木香、二丑、大黄、千金子、番泻叶、郁李仁、杏仁、桔梗和250~500 mL清油为引。加减:热邪入血分时加生地、麦冬、玄参,滋阴生津;气血瘀滞严重者,加桃仁、红花,破血活血;正气虚时加党参、黄芪以扶正;肺气不畅时,加重桔梗、杏仁用量,宣降肺气。
3.2 脾肺气虚型
3.2.1 兼有表热症 病畜表现脉搏、呼吸增数,耳角根发热,口色红,口津黏稠,结膜充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