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家庄巿十七中学 高中语文 樊丽美
石家庄市十七中学 高中语文 樊丽美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教案
课堂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怀,人文素养,其最有效的手段是师生共同的阅读体验;所以我多年来一直倡导课上课下都要美文美读,只有通过阅读体验的移情作用,才能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
本课教学设想
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赏析诗歌,就要在师生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阅读体验的移情作用,让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感悟诗文的意境之美,理解作者的情感之切。
三、学习目标
1、???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2、???诵读、品味“梦游”的意境之美。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
四、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让学生直接体验本诗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情思之美。
2、理清诗歌脉络,把握形象,理解情感。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 HYPERLINK /wenzhang/jihua/Index.html 计划课时数:
一课时!
九、1、 导入:
(板书题目与作者)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著名的诗人,人称“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题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李白以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谲多变的梦境,矗立起一个傲岸不羁的形象。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诗文走进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与一千多年前的“诗仙”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
2、有关作者的资料(此处将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向学生简单的介绍、回顾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中国唐代是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诗人辈出,佳作迭现。李白就是其中一位最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其代表作之一。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其短暂的一生,是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秦安,小时候跟着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很有才气,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喜欢结交朋友、扮大侠。从二十五岁起离开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体会了很多社会生活。李白早年就有经天纬地的理想,但是又不喜欢经过科举,考取功名;老是希望可以由一介布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群众,一跃而成为高官。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打算以此广造声誉。
到了唐玄宗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李白的朋友,一位道士吴筠向唐玄宗推荐李白。唐玄宗就立刻把李白召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我们可以在他留给妻子的一首诗(《别内赴征》)中看到,:“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显然,他已经在幻想当上高官的日子了!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由于他并不是谙达世情之人,个性又比较傲气,总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肯与权贵们同流合污,又让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并且有一次喝醉酒,竟然命令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一下子把与权贵们的矛盾触发,就连唐玄宗也对他不满了!李白在长安仅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了,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被皇帝炒鱿鱼,回乡下耕田!从此,李白那种希望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完全破灭了!
李白离开长安后,就先到了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随后又到了梁、宋的故地游玩。后来杜甫去了长安,李白就下吴、越故地。在临行之前写下了这一首诗,表白自己并以之酬答东鲁诸公。
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这使得他的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先声夺人的力量,有时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他在感情的表达上常常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他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形象辉煌缤纷,构成全诗浪漫主义情调。它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之类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格调昂扬振奋,潇洒脱俗,一种气概流贯其间。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不是完全虚构。但梦游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才能,更让他的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到极致。
3、教师诵读全诗。
4、结合课下注释引领学生正音、释词,疏通文意。
九、内容赏析
5、用投影打出诗文的第二部分。
这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即“梦游”部分。
(板书:梦游)
①师问:诗人是怎样描写登山前的游程的?(要求学生用原文回答)
生答:我欲因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技术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VIP
- 专题05 名著导读【备考2025】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版(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