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印百衲本汉书和百衲本汉书殿本标点铅印本之比较研究.docVIP

缩印百衲本汉书和百衲本汉书殿本标点铅印本之比较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缩印百衲本汉书和百衲本汉书殿本标点铅印本之比较研究

缩印百衲本汉书和百衲本汉书殿本标点铅印本之比较研究   (保山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百衲本二十四史》具有无与伦比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在中国史学乃至世界史学上都上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国宝级的珍品,是弥足珍贵的善本。明确《缩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汉书》与《百衲本汉书》、殿本、标点铅印本的异同,能够明确其价值,更好的提供服务,并进行利用。   关键词:《缩印百衲本汉书》,《百衲本汉书》,殿本,标点铅印本,价值,地位,异同   《汉书》的版本很多,唐朝以前的版本多已佚失。 北宋时有“景佑本”;清朝乾隆年间刊印了“殿本”;同治年间,清政府又刊印了“局本”;民国有影印的“百衲本”,乃《汉书》善本。1962年,中华书局又有标点铅印本(共十二册),读起来更为方便,也是目前的通行本。   一、《缩印百衲本汉书》《百衲本汉书》的版本价值与地位:   “百衲本”是书籍出版术语,是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义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王隐《晋书》说“董威辇于市,得残缯辄为衣,号曰百衲衣”。蔡绦《铁围山丛谈》说“唐济公者号善琴,乃自聚灵材为之,曰百衲琴”。蔡君谟《画锦堂记》说“每字作一纸,裁截布列,连成碑形,谓之百衲碑”。足见“百衲”具有杂拼之义。故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而成的书本,也就名为“百衲本”了。百衲本书始出于清初的宋荦,他用2种宋本、3种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记》80卷,称为《百衲本史记》。傅增湘用几种宋本拼配了一部《资治通鉴》,称为《百衲本资治通鉴》。今商务印书馆汇集不同版本的史书,拼配了一部《二十四史》,称为《百衲本二十四史》,纠正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300年来造成的混乱,澄清了许多长期困扰史学界的错误,为当今及后世学人研究中国历史铺平了道路,其影响将是极为深远和巨大的。因《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种种底本残缺不全,乃通过许多版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有如僧人的“百衲衣”,故得此名。《百衲本汉书》是其中之一。   《百衲本二十四史》具有无与伦比的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在中国史学乃至世界史学上都上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国宝级的珍品,精心的修缮使得这套“二十四史”成为弥足珍贵的善本。《百衲本》初版全球限量编号发行300套,全书完全尊重原书面貌,为原版原大。全套共820册、3301卷、6开版式,64440筒页、约4000万字。在有关专家的亲自指导下,采用浙江富阳的极品手工宣纸(这种特供极品宣,具有质地坚韧柔软、着墨吸墨力强、印刷网点精细清晰、色泽洁白均匀、防虫蛀防老化等特点),特级徽墨(徽墨,坚如玉,纹如犀,丰肌腻理,光泽如漆,为历代皇宫贡品。《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特种高级徽墨印制,不湮不漫,永不褪色),传统石印工艺,手工古式线装(采用锦丝和牛皮等名贵材料,全部手工古式装订,不易破散,坚韧结实耐久,便于翻阅,庄重典雅,尽显“史中之王”神韵),全部工序多达72道,分为布函精装和红木箱装两种装帧方式,实为书籍装帧之极品。   《缩印百衲本汉书》是后来为了学术需要加印的缩印本,采用影印手段,为胶装本。然因为其内容与初版无异,虽在收藏价值上逊色不少,但仍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亦可作为《汉书》善本来使用。   二、《百衲本汉书》与殿本、标点铅印本之异同:   在《百衲二十四史》问世之前,清乾隆皇帝“钦定”的《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简称“殿本”)是清代和民国两代研究中国历史最为流行的版本。但“殿本”的编纂者多为御用史官,他们为帝王所左右,史实错讹甚多。加之“殿本”在校勘上的态度不够谨慎,校刻不精,不仅存在大量单个文字的错误,段落颠倒、整段文字脱落丢失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殿本”中因为做了很多避讳的处理,也为后世学术研究与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这并不是说殿本中就没有校勘得好的地方,其中也有很多是校勘得胜于“宋本”(即“景佑本”)的。   《百衲本汉书》对“殿本”中的具体校勘,可以参看张元济先生在校勘后于1999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汉书校勘记》一书,将“宋本”与“殿本”的不统一处一一罗列出来。本书首先将两本中出现不同的位置分“卷”、“叶”、“行”三步标示在第一大栏;第二栏为“宋本”中的著述;第三栏为“殿本”中的著述;第四栏“备注”中或说明两者著述谁胜于谁(一般都标注的是“殿胜宋”处)、或表明两本中皆无而据其他本子校勘之处、或表明两本中不同而可以两通者、或注明原未批修而今已批修,等等。可以说,要读《百衲本汉书》,就不能不读《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汉书校勘记》。其他《百衲本二十四史》亦应是如此。   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铅印本《汉书》是现在的通行本,但是因为当时条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