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质量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质量的现状与前景
车之殇——6大问题困扰有车一族
根据J.D.Power的新车质量调查显示,我国国产新车的质量在逐步提高,但这提高的部分却完全被车辆绝对的保有量的增长所淹没了——根据另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对汽车质量的投诉正逐年上涨,在各项商品投诉总数量排行上,2005年,汽车杀入三甲。那么,究竟是哪些问题在困扰着我们的消费者呢?
3月,对于中国人,往往会想起两件事:学雷锋和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而后者经常是一个令部分商家如坐针毡的日子。即便如此,他们也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一年365天,只有到3月15日这么一天让人惶恐,而其余的364天,还可以继续优哉游哉地“往米中掺沙”。在汽车领域,美国人给这种“掺沙的米”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柠檬车”,柠檬,就是那种黄色的,两头尖尖的水果,之所以称那些存在质量问题的车辆为“柠檬车”,是因为柠檬的味道尝起来酸酸的,就像那些买了劣质车的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2005年下半年中国汽车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
汽车用户投诉构成
汽车产品质量投诉内容及构成
●汽车质量问题较突出
从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那一刻起,部分不幸的车主就与修理厂结下了不解之缘,保修记录单一张接着一张,车却似乎永远也修不好,有的汽车质量问题甚至严重影响消费者人身安全。
2004年8月29日,3头毛驴拉着一辆宝马轿车停在北京西北四环路附近。就职于上海沙砾广告公司的林某2003年11月在杭州购买一辆进口宝马,该车先后出现11项电脑故障,在退车无果、屡修屡坏的情况下,车主上演了这起毛驴拉宝马的投诉剧。据了解,林先生在2004年3月曾将宝马车拉到宝马代理商北京某家公司维修,暂时修好了。但是半个多月后,宝马车的故障却越来越多,前侧车窗玻璃放下来之后就再也关不上了,花200多万元买下的宝马变成了瘫痪的“病马”。事后,经宝马公司的斡旋,车主林某收回了自己的投诉。
●零部件没有质量标准
一些汽车零部件缺乏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OEM与零部件供应商责任不清。
2000年12月25日晚,湖南省长沙市小吴门地段,过路人陆某被一辆三菱帕杰罗V31越野车从后面撞倒,头骨裂开,脑部严重挫伤。事故发生后,据长沙市交警直属一大队现场勘查,未发现制动痕迹,确认帕杰罗因制动失灵导致此次事故。2002年3月27日,陆某向长沙市芙蓉区法院递交诉状,以人身受到损害为由,向肇事车主李某及日本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索赔336.4万元。在调查中,湖南省技术监督局经检验认定,事故系帕杰罗制动油管磨损破裂,制动油外泄,致使制动失灵所致。日本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则认为,事故汽车不是由该公司生产的,而是由汉寿某汽车改装厂生产的,该公司不应承担责任。缺乏明确的责任认定引起了各方面的推委,虽然最终三菱向受害者进行了公开道歉,并召回了中国境内的7万多辆帕杰罗V31、V33越野车,但整个事件的过程还是让消费者寒心。
●伪劣零部件充斥市场
目前汽车维修市场出现较多的假冒零配件主要是一些经常更换的部件,如汽车“三滤”配件(空气滤芯、机油滤芯和汽油滤芯)、离合器、制动摩擦片等,而且假冒配件和正品配件零售差价最高达到10倍。
配件流通市场上的“正厂件”和“副厂件”一说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部分消费者因为贪图伪劣零部件的廉价,也为假冒产品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
●汽车质量问题检测难
检测机构少是当前汽车行业的通病,有的机构技术标准或设备缺乏,不能承担事故车辆或进口产品的检测。因为检测手段不足,一些质量问题根本检测不出来,现有水平能做的检测收费也非常高,一般的轿车检测一次也要10万元以上,消费者根本承受不了。因此面对质检,许多消费者都选择了放弃。
●厂商保修承诺不合理
目前的汽车保修期是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数两个标准,只要达到其中之一即超过保修期。然而,对于汽车这种产品,常见的1年4万公里的保修期是否合理已经成为各方争论的话题。
消费者王某反映其购买的汽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行驶距离刚刚超过4万公里,车内空调突然无法使用。更换新的空调消费者需支付7?000余元。消费者认为该汽车购买时间不长而且空调并不经常使用,付费修理是不合理的。由于厂家的维修承诺比较粗糙,并不细分主要部件和整体维修的时间和范围,使类似王某的问题难以解决。
●企业“店大欺客”
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对消费者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无故拖延,调解投诉难度颇大。
2001年12月26日上午11时整,随着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总经理赵军“开始砸车”的一声令下,五名年轻力壮的员工挥舞着木棒、铁锤砸向一辆奔驰SLK230轿车。该款奔驰轿车从天津开回武汉没多长时间,车在行驶的路上就出现了故障,电脑系统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