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纪念涵静老人宗教学术研讨会――宗教关怀和现代生活综述.docVIP

第六届纪念涵静老人宗教学术研讨会――宗教关怀和现代生活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届纪念涵静老人宗教学术研讨会――宗教关怀和现代生活综述

第六届纪念涵静老人宗教学术研讨会――宗教关怀和现代生活综述   由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主办的“第六届纪念涵静老人宗教学术研讨会――宗教关怀与现代生活”于2005年12月23-25日在台湾南投县鱼池乡中明村天帝教镭力阿道场举行。自199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每两年在大陆合办一次宗教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七届;白1995年李玉阶先生逝世周年起,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每隔一年在台湾举办一届“纪念涵静老人宗教学术研讨会”,每届都设立一个主题,此前已举办了五届,其主题分别为“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新世纪的宗教与文化”,“宗教信仰与现代文明”,“宗教修持与宗教研究”,“宗教信仰与社会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组成代表团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张新鹰为团长,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建国为副团长,团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晓衡、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马西沙、何劲松、韩秉芳、乐峰,副研究员李建欣等。参加研讨会的台湾学术界、宗教界人士共一百多人,宣读论文27篇。   开幕式上首先由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荣誉理事长李子弋致辞,之后张新鹰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吕宗麟发表了《宗教关怀与现代生活――生命的价值及人的尊严》的专题演讲,他认为“珍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珍视生命的意义,维护人的尊严,理应成为当代不同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在分组研讨中,李建欣宣读了论文《宗教与世界和平》,提出可以从宗教的内在与外在方面来认识世界宗教,而自二战以后人们对和平的认识也可以概括为从外在和平向内在和平的不断深化,从而可以在宗教的外在方面与外在和平之间,宗教的内在方面与内在和平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共同为世界和平的构建做出贡献。潘树仁发表了论文《宗教流传与现代生活之融合》,刘见成宣读了论文《寻找上帝:人性中的宗教关怀――威廉?詹姆斯的宗教哲学》,他将詹姆斯的宗教观概括为“实用主义的有神论”。宋光宇发表了论文《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其中分析了科学的本质和假设,并借用生命多重结构的概念来说明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应关系。曾昭旭宣读了论文《宗教的商业化与反商业化》,他认为“虽处于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宗教依然不需要建构并维持一个巨大的机构运作。它应该仍然坚持‘人’的主导地位,只有真诚的心才能通向永恒的信仰,以不息的修行为启动这通天动力的主要依凭,并以生命对生命的感格方式为救度苦难众生的正途。”   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秘书长李显光发表了论文《世乱与宗教》,他广泛地引用道教、民间宗教等的资料充分论证了宗教与世乱的关系。何劲松发表了论文《论黄庭坚书法思想的禅学墓础》,文中讨论了黄庭坚建立在禅学基础上的“尚意”书风在书法美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对当今中国书法探索所具有的借鉴意义。韩秉芳宣读了论文《(香山宝卷)与佛教的中国化》,文章以《香山宝卷》作为个案,通过观世音中国化的过程,充分彰显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马西沙发表了论文《历史上的弥勒教与摩尼教的融合》,它从摩尼教原始教义即融入弥勒佛观念开始考证,继之隋、唐、五代两教融合之史实,再继之钩沉北宋、元代之香会,而至元末之“香军”、“烧香之党”,皆为论说当今学界主流看法――元末农民起义为白莲教起义是对历史的误判。李丰??)宣读了论文《静坐与禅修:台湾中产阶级的修行实践》,文章透过分析台湾中产阶级静坐与禅修这一新兴宗教现象,得出结论:“既可赋予身心之道一种新价值,也能符合科学求知的现代意义,因此这一东方人的生活智慧与实践经验,就可向‘非东方’社会逐渐传布,经由亲身实践而印证其具有普世性的价值与意义,或许这也是西方人士转向东方取经的心灵之旅吧!”黄崇修发表了论文《中国医学思想史上‘郁’概念之发展及革新》,乐峰发表了论文《中国基督教的过去和现在》,范纯武宣读了论文《明清以来洛阳桥传说文本的演变――兼论其与华东地方民间信仰的关系》,周贞余发表了论文《天帝教心物一元二用论探微》。郑志明发表了论文《台湾宗教团体的教育文化事业》,文中指出“宗教团体在推动各种教育事业时,必须时时刻刻地进行神圣与世俗的评估与检讨,要把握到在终极意义下所采取的行为、观点与生存形式,真实体验来自宗教的价值实现,随时注意避开外在世俗权威的扭曲与变形,以获得人类集体心性向上提升的能量,来断绝掉向下沉沦的失调与堕败”。黄运喜发表了论文《地方开发与寺庙发展之关系――以新竹县为中心》,盛业信发表了论文《从台湾王爷信仰的演变与发展试谈台湾民间宗教关怀与现代生活之关系:以南鲲鹪代天府为例》。   萧登福宣读了论文《从道教的生命观看道教的人文关怀》,江达智发表了论文《(太平经)的生态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形成过程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