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蒸汽锅炉的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蒸汽锅炉的特点

因水质引起的对锅炉的损害及其对策 我们通常所用的锅炉用水含有各种杂质,凝析水理论上是蒸馏水,但实质上不是纯净水。 这些含有杂质的水象在表1中所示锅炉运行中成为炉设备的障害的主要原因。为了清除给锅炉造成损害的因素,首先将炉外因素处理好,即将水中杂质除掉,并将炉内处理补上去,把因残余的杂质而引起的对炉损害因素解除掉。 在锅炉运行中因水质所带来的损害有水垢的堆积、腐蚀,蒸气中的杂质等。这些损害导致炉效率的下降、为修复各部位的损伤而停炉,甚至导致整个工厂的停滞等。因此,防止水质给锅炉带来的损害是相当的重要。 下面做为防止因水质而引起的对锅炉的损害的基础知识,重点说明发生损害的原因和机构,叙述有关损害所涉及的地方和预防对策。 一、水垢 源水会有各种不纯的杂质,并因源水的成相(正、负离子)是否有锅炉的水处理和如何处理,所含杂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这些杂质与锅炉水质处理剂一同浓缩、积累在炉水中,一部份受各种化学的,物理的作用,在炉内解析出结晶体,产生沉淀物或溶浮在锅炉水中。 一般对溶解在锅炉水中的固体物形附着在管壁、炉胆及其它传热面上而凝固的炉垢叫管石,沉淀在炉胆、水箱等底部的叫沉淀物,悬浮在锅炉水中的杂质叫悬浮物。 炉垢是供水中溶存的多种成份所产生,但大部份是碱类盐为主成份。大致可分类为: ⑴以硫酸盐为主成份的硫酸盐类炉垢。⑵以硅酸盐为主成份的硅酸盐类炉垢。⑶以碳酸盐为主成份的碳酸盐类炉垢。 因水中杂质引起的对炉的障害(损害) 表1 不纯物 损 害 备 注 发生部位 1次性损害 2次性损害或1次性损害的补充 硬度成份Ca2+,Mg2+ ⑴ 供水系统 炉垢附着 锅炉水处理剂不合适,供水因高温而炉垢附着 地下水等较重 ⑵ 锅炉蒸发管 炉垢附着 热传导下降→局部加热→澎涨、破裂 ⑶ 锅炉胆底部 沉淀物堆积 腐蚀(溶解氧,其它酸性物质共存情况下) 铁(Fe) 同2 地下水等较重 同3 硫酸离子(SO4-2) 同2(Ca2+共存) 河水、地下水 同3 沉淀物(SiO2) ⑷ 产气机关 蒸气中的杂质 炉垢附着→局部加热→澎涨、破裂、产气、管堵塞→被堵塞的管蒸气流量O→炉产气量减少 炉垢面 ⑸ 叶轮 蒸气中的杂质 炉垢附着→效率、出力下降 ⑹ 锅炉 腐蚀 加速腐蚀 M碱性(HCO3-等) ⑺ 锅炉 腐蚀 腐蚀钢的应力,铜合金被腐蚀(炉水碱性PH值很高时) 地下水中含量高 同4 同5 有机物 同4(有机物本身成不了炉垢,但促进蒸气中的杂质形成) 地下水、湖水、污染水中含量高 同5(有机物本身成不了炉垢,但促进蒸气中的杂质形成) ⑻ 离子交换装置 树脂污染 离子交换树脂作用下降 溶解氧(O2) ⑼ 各系统 腐蚀 点蚀的主原因 地下水与大气接触增加溶解氧 游离碳酸 ⑽ 各系统特别是冷凝水、供水系统 腐蚀 一般腐蚀的主要原因 为了自来水杀菌,在净水场人为注入 游离氯素(Cl2) ⑾ 供水系统、锅炉 腐蚀 点蚀的主原因 ⑿ 离子交换器 树脂酸化 离子交换树脂作用下降 氯离子(Cl-) ⒀ 各系统 腐蚀 加速腐蚀,加速不锈钢应力的腐蚀 河水、地下水 表中⑴的炉垢是在供水的非碳酸盐硬度大,且未进行水质处理的情况下,假如处理也因PH调整剂的投入不充分,炉水的PH值升不上去而生成的。 ⑵的炉垢是SiO2含量多或炉水的硬度(主要是Ca)去除不完全时。 ⑶的炉垢是硬度成份中对碳酸盐成份的去除不充分的供水进炉时产生。沉淀物的主成份是⑶供水中碳酸盐硬度成份即从钙、镁的重碳酸盐生成的碳酸钙⑵氢氧化镁、磷酸盐做为内处理剂添加时生成的磷酸钙或磷酸镁⑶供水中被搬运或因腐蚀生成的铁、铝、氢氧化物等的软质沉淀。 游浮物是磷酸钙等不溶物、灰尘、凝析出的矿有机物等。 1)炉水垢生成原因 a)生成的主要原因 炉水垢是供水中所含有的可溶性固体成份中锅炉水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度减少而析出的成份和锅炉水浓缩时与传热面接触的锅炉水发生局部浓缩,生成水垢成份的浓度超过溶解度时生成。 b)水垢生成的机制 锅炉水随着被蒸发面浓缩,水中各种成份的浓度大部分都增加达到了溶解度以上浓度的不溶性固体颗粒产生。特别是直接与锅炉传热面接触的锅炉水的薄层一半粘着在传热面的状态,比距传热面远一点的锅炉水流动性小。因此,接触在传热面上的炉水比距离远一些的炉水温度高,蒸发活泼。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接触传热面的炉水生成水垢的浓度超过了溶解度,逐渐生成固体颗粒,附着在传热面上。特别是溶解度低,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度减少的成份更易于生成炉垢。 不溶性固体颗粒不仅是供水中存在,还有与共存的可溶性固体颗粒、未被溶解的固体颗粒,其它象氢氧化铁等被腐蚀生成物,有脂,SiO2等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为多数。特别是这些不溶性固体的生成或其后的过程中炉水垢附着在传热面上继续发育的倾向决定于对传热面的不溶性固体的粘着性。 表2是显示将炉水垢生成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