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
【摘 要】目的:探讨药房高危药品的有效管理方法,确保日常用药安全。方法:归类整理并记录药房所有的高危药品,合理建立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和督导。结果: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力度有所加强,使患者的用药安全有了更大的保障,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确保患者就医质量。结论:通过对药房高危药品的合理管理,能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增强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责任心及安全意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421-02
目前,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日益完善,医疗机构对于精神类药品、麻醉药品及毒性药品等特殊类型药品的管理高度重视,严格遵照管理制度执行,然而却相对忽视了高危药品的了解及管理,部分医疗机构对于高危药品的认识较为模糊,未能充分重视临床使用过程中高危药品潜在的高风险性,因而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较为薄弱。因此本文将我院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心得及风险防范措施总结如下,希望能够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1995~1996年间,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the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161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ISMP 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2003年 ISMP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物目录,并在2007,2008年进行了更新,2008年高危药物目录见下。除了19 类高危药物,ISMP目录还包括以下13种高危药物:秋水仙碱注射液、依前列醇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剂、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阿片酊、缩宫素注射液、硝普钠注射剂、10%氯化钾注射液、磷酸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剂、浓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或更大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等 13 类高危药品[1]。ISMP确定的前5位高危药物分别是:胰岛素、阿片类麻醉药、注射用10%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
1.1 药品目录
1.1.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1.1.1.1 10%氯化钾
1.1.1.2 10%的氯化钠
1.1.2 肌肉松弛剂
1.1.2.1 短效(5-10min):氯化琥珀胆碱;
1.1.2.2 中效(20 -30min):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罗库溴铵;
1.1.2.3长效(45-100min):哌库溴铵
1.1.3细胞毒化药物
1.1.3.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多柔比星(阿霉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白消安、环磷酰胺、卡铂、顺铂、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阿柔比星、奥沙利铂、白消安、苯丁酸氮芥、吡柔比星、卡莫司汀、异环磷酰胺
1.1.3.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羟基脲、氟达拉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巯嘌呤、脱氧氟尿苷、培美曲塞
1.1.3.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
1.1.3.4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替尼泊苷、依托泊苷、拓扑替康、依立替康、喜树碱、羟喜树碱、柔红霉素
1.1.3.5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碱、长春地辛、长春瑞宾、多西他赛、三尖杉酯碱、紫杉醇
1.1.3.6其他影响蛋白质合成的细胞毒药物:门冬酰胺酶(L-门冬酰胺酶)
2008 年 ISMP 公布了高危药品的目录共计 19 类[2]
高危药物类别
(1)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和拉贝洛尔)
(3)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如丙泊酚和氯胺酮)
(4)静脉用抗心率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
(5)抗血栓药物(抗凝药),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普通肝素;Xa 因子抑制剂(如戊聚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来匹卢定、比伐卢定);溶栓药物(如阿特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糖蛋白Ⅱb/Ⅲa 抑制剂(如埃替非巴肽)
(6)心脏停搏液
(7)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
(8)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20%以上的)
(9)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
(10)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