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导生活塑造职业和构建合理社会
训导生活塑造职业和构建合理社会
摘 要:1932至1937年间出版的《申报》《店员通讯》专栏,集中回答店员的生活困惑 《店员通讯》刊登的店员来信、编辑回答,是考察民国时期店员群体的重要资料。通过与读者互动,《店员通讯》实现了《申报》扩大读者群、增加阅报率的既定设想。它所构建的职场模式、工作伦理,大多以规范的形式内化为店员的行为准则。专栏倡行的娱乐方式,店员却并未全盘接受,而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属于他们的娱乐类型
关键词:店员;《申报》;《店员通讯》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5)03-0161-04
《店员通讯》是以店员为关注对象的《申报》专栏,始于1932年12月l日,止于1937年8月15日。与《自由淡》《老申报》《星期增刊》等《申报》专刊相比,学界对《店员通讯》的关注较少,学术研究中引用的也不多见。本文通过分析《店员通讯》刊登的店员来信、编辑回答,从人众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专栏的传播效果、店员对“编辑建议”的认同情况,在此基础上揭示报纸文人的价值观念引导与民众选择的关系。
一、《店员通讯》创刊的历史背景
店员(伙计)是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传闾里之琐屑,关心现实的世俗人生”的《申报》,自成立之日起即关注店员这一群体,“上海之洋泾浜开张烟馆者,所用走堂皆少年妇女”,“更有一种烟馆,修筑辉煌,铺张精洁,专顾(雇)少年妇女应酬诸宾,名曰女堂倌。
中华民国成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发展,店员群体亦随之壮大。据统计,1922年伞国有店员160万人,1927年6月底,全国店员人数达660万。并且,店员及其团体在国民革命运动中非常活跃,甚至一度成为工人运动的核心,“极南的广州以至长江中心的武汉、九江,表面虽然工人运动很强烈,但骨子里实在还是店员运动”。
群体队伍的壮大激发了报纸文人关注店员的兴趣。与店员有关的新闻、消息开始频繁出现于《大公报》《新闻报》《晨报》等主流媒体中,《劳动界》甚至主张为上海店员“独立办一种机关报发表自己的意见”。《申报》对店员的关注,亦由琐事猎奇发展为全方位追踪,店员的生存状况、店员团体的组建及其活动、店员与店东间的劳资纠纷等,均有翔实日.连续的报道据笔者统计,1926-1927年间,《申报》关丁店员工商属性的报道有18处、关于店员团体及其活动的报道有26处、关于店员日常生活的报道有33处,长沙市苏广业店员捣毁商民协会会所案、广州店员因歇伙罢工事件,《申报》的报道及时目.较为客观。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兴起,社会中下阶层的生活状况成了文人的写作对象。受此影响,《审报》于1932年12月1日开办《店员通讯》专栏,每日出刊,以“集思广益,解释疑难问题,相互切磋,增进生活之幸福”为宗旨,“就人言,只为店员学徒为限,就地言,只以本埠为限”。
作为“讨论问题的园地”,“店员来信――编辑回答”是《店员通讯》的基本形式,“凡一切关于个人日常生活,如职业、道德与学问上之修养、娱乐与运动、婚姻等问题,以及其他旁及国家社会之问题,均所欢迎。如遇问题内容过于深奥而非本栏能力所及者,则亦可介绍至本报‘读者顾问’,代为解答之”。由于该专栏被视为免费的咨询对象,店员提问的问题包罗万象,从兄弟争产到抗日救国均有,非店员及外地读者也来信提问。不过,专栏并非“来函照登”,只有“本报认为有大众价值”的来信,才“得在报端披露”,篇幅较长者“择要刊登”,遇有来信拥挤时,按照先后次序作答。
传播媒介的发行范围与销量,是反映报刊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店员通讯》的受众范围原本限于上海一地的店职员,后来非店员及外地读者也来信提问,其受众范围扩延到《申报》的读者群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报刊传递的印刷符号信息,必须准确还原才能发挥影响力。20世纪30年代,规范工作职责成了店员“解放”及近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趋势及表征。店员的工作时间开始有了明确界定,“工作时间外,店东不得限制”“收市后可在楼下阅报”“中餐后一小时内可以读报书”等,为《店员通讯》传播效果的发挥提供了契约保障。《申报》刊登的大量店职员招聘启事是专栏影响力的重要佐证:对企业来讲,广告投放渠道是根据目标群体的阅读习惯制定的,正是因为专栏在店员群体中颇具影响、店员愿意阅读,企业才选择《申报》进行广告投放以招聘店员。
二、《店员通讯》与店员的职场生活
《店员通讯》刊登的店员来信,关于职业生活“苦闷”的讨论较多:薪水低,只能“寅吃卯粮”、东挪西借,生活凄惨;地位低、工作量高,“上班要赶在经理和高级职员的前头,下班要走在他们的后头,领的薪水是他们的零头,工作稍有差错就得吃爬头”;部分顾客不屑与店员交谈,只是伸出指头的多寡表示所需要的数日。这样的辛酸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