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薯小象虫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策略
甘薯小象虫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策略
摘要 分析近年甘薯小象虫严重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检疫措施、健全监测技术、农业防治、诱杀、以菌治虫、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甘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小象虫;发生;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435.3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3-0085-02
甘薯小象虫又称甘薯小象甲、甘薯蛀心虫和臭心虫,既是我国南方各省区的重要甘薯害虫,也是国际和国内检疫的食杂性害虫。自2005年开始,我中心承担省农业厅甘薯小象虫监测项目,这几年我们采用春诱、性诱、大田调查等多种措施实施监测的情况来看,甘薯小象虫在我区发生有5个高峰期,分别是4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下旬和10月下旬。薯株被害率平均为58.33%,薯块被害率平均为41.87%,薯块损失一般达20%~30%,严重的在75%以上,个别田块甚至造成绝收,并有日趋严重危害之势,严重制约了我区商品薯生产的发展。
1严重发生原因
1.1历年遗留基数大
甘薯小象虫在本地没有明显的滞育越冬现象,甘薯田常年清园,冬诱不彻底,甘薯收获后遗留了一定数量的坏薯和薯蔓,为小象虫越冬提供了场所,造成越冬虫量多。
1.2耕作制度不适宜
近年来,薯田连作严重,使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病虫残体。此外,甘薯收获后没有及时翻耕曝晒,幼虫存活率高,也加重了其危害程度。
1.3农业防治措施跟不上
甘薯小象虫防治重在综合措施,而实际农业生产中农民很少做到这一点,不愿意花时间在收获后清理田园和冬诱、春诱关键步骤上,往往遗留了大量的坏薯和藤蔓在田里,为小象虫越冬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1.4气候条件有利于该虫发生
近年来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干旱频频发生,加上水利设施淤塞严重,农业灌溉用水减少,农业用水严重不足,使得许多水田逐渐成为旱地,甘薯小象虫的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强,许多原来危害程度很轻的水田也严重发生危害。
1.5收获期延长的影响
由于秋冬干旱少雨和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冬种积极性不高,许多原来种植大小麦的田地成冬闲田,造成许多甘薯没有及时收获,为小象虫越冬提供了场所。
1.6防治不得力
该虫发生隐蔽,世代重叠,难于防治,而且农民在防治上存在麻痹心态,存在许多误区,没有抓住防治的有利时机,且防治技术粗糙,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如农民长期单一用药、盲目加大药量、随意提高用药倍数等促进这些害虫抗药性的快速增长,产生了恶性循环。尤其现在分散种植,使得在害虫防治上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防治观念不统一,时间不一致,措施不合理,从而使该虫有充足的生存空间,种群得以迅速积累。
2 综合防治策略
2.1加强检疫措施
从虫害区调运种薯、薯苗时,要严格实行检疫,一旦发现带虫薯苗,要必须经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后方可调运,从源头上堵住疫情传播渠道。
2.2健全监测技术
利用性诱剂进行收集与记录以及人工系统调查,对甘薯小象虫进行监测预报,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
2.3农业防治
2.3.1选择抗性品种。选择早熟或抗虫品种可减轻受害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防治方法。
2.3.2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源。在甘薯收获时有60%~70%的不同虫态的小象虫潜存于臭薯和坏薯之中,因此收获时必须把好薯和坏薯分开,把臭薯、坏薯和臭藤头全部挑回集中烧毁处理,可大大减少越冬虫源。
2.3.3加强栽培管理。薯区要有计划地进行甘薯与花生、大豆或玉米等作物的轮作或套作,可起到抑制小象虫发生的作用,尤其水旱条件好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防治效果更为显著。在甘薯地起畦前,要进行土壤改良,适当加沙或增施有机肥。甘薯栽插后要适时中耕、松土;小薯形成后及时施夹肥,特别是7~9月间,薯块迅速膨大经常遇到高温干旱,则需培土压缝或灌水,防止土地龟裂,减少成虫侵入产卵为害。
2.4诱杀防治
2.4.1食饵诱杀。甘薯小象虫没有明显的滞育越冬现象,当气温在10 ℃以上时成虫便出觅食。因此,利用小象虫喜趋集薯块这一特性,在初冬及早春小象虫发生较多的甘薯地四周挖10cm深、15~20cm宽的穴50~60个,把小薯或藤头浸在700~800倍敌百虫或乐果药液中24h,捞起晾干后作诱饵,每穴放置1~2个药薯或藤头并盖上土或杂草,成虫取食后中毒而亡。隔7d换毒饵1次,连续3次,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4.2性引诱杀。性诱剂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的产品,运用雌激素研制的诱杀剂,诱捕小象虫雄成虫,这种方法效果好(防治效果达72.26%)、成本低(每粒诱芯2元)、药效长(有效期2个月)。诱捕器制作方法:采用1 2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