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游溪口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若干思考.docVIP

福建仙游溪口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若干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仙游溪口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若干思考

福建仙游溪口国有林场建设和发展若干思考   【摘要】针对仙游溪口国有林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林场科学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建设;持续发展;对策      1.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溪口林场的基本情况:(1)场小,林场本部经营面积4.2万亩(不包括凤山白岩等新扩充林地),经营规模居全省国有林场中下游水平;(2)人多,全场现有职工94人,离退休职工86人;(3)地贫,在林业用地中,Ⅰ、Ⅱ类地占28.7%,Ⅲ、Ⅳ类地占71.3%,立地条件相对较差;(4)人均森林占有量少,全场截至2010年止,活立木蓄积量只有262600m3,人均占有量只有2794m3,远远低于同等条件林场的人均占有量;(5)过度依靠消耗森林资源,经济来源为主靠采伐林木、销售木材收入。多年来,溪口林场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速生优质、科学经营、全面发展、永续利用”的经营方式,充分发挥林场职能,为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农业生产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地理等条件原因,制约林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林场虽然积极探索林业结构调整,发展部分果树林和桉树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成效还不明显,实现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已摆在林场面前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2.科学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要改变林场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以林为本,集约经营   林业是林场的主业,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产业、保证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林业生产质量是林业工作的生命线和永恒的主题。林场必须把以林为本、以质为先、集约经营,加快培育发展森林资源作为基本任务,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杉木、马尾松、福建柏等本土适生树种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发展适宜本场立地条件的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适当发展降香黄檀、香樟等珍贵树种用材林,加大对现有低产林分的改造,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对生态林要通过封育、补植、套种等措施,形成复层林分,提高森林防护效能。   2.2 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充分发挥与省林科院长期密切协作攻关林木种苗课题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遗传品质好高世代的林木种苗,以期提高林场的林业生产力水平。   2.3 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增强林场的发展后劲,形成多种经营反哺林业,林业建设支撑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局面   项目是带动林场发展的载体,应把握好国家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和建设林木良种基地等项目的机遇,坚持项目带动,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整合人才、信息、地理条件等各种资源,策划产生一些符合林场实际的场域经济发展项目,争取在跳出林业办林场方面实现突破,取得成效。依靠项目的实施,以增强林场的发展后劲,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强场富民,形成多种经营反哺林业,林业建设支撑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局面。   (1)可考虑抓住近几年本市大力发展桉树已陆续进入主伐期的大好机遇,利用场部贮木场等闲置空地筹建林产品加工厂房,招商引资或独资上马林产品加工业,争取实现从以原木销售为主向以原木销售与木材深加工并重的良好转变,提高木材附加值;(2)可考虑发展养殖业,重点在养蜜蜂、羊、牛、猪、鸡、鸭上做文章,由林场划出林地,投资部分资金,职工出资、出力,采取股份制或合作形式,统一建立养殖小区,搞养殖业,形成叶草喂畜,畜粪养林的良性循环;(3)为了积极支持国家殡葬改革制度,从争取资金角度出发,可与当地民政部门密切配合,从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角度出发,与林地所有权者积极合作,考虑在林场经营区内选择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便于祭祖、群众乐于接受的山林地筹建公墓区。这样一则可破除乱占林地建墓的传统陋习;二则可极大地减轻林区的森林防火隐患;三则可以实现国家、场、村三方互利共赢;(4)利用林场毗邻城郊的区位特点,依托境内森林、碧水、奇石、寺庙等资源优势,精选挖掘开发数条休闲、健身生态旅游线路,策划包装独具特色的森林人家,争取将森林旅游这个无烟工业在林场落地开花;(5)可以紧紧抓住莆永高速路贯穿全场以及提高城镇品位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带来的对花卉园艺等绿化产品的旺盛需求,借助现有林场种花花农的园艺技术,依靠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的先进设施,投资建立溪口花木场,可望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6)以国家重视生物医药发展为契机,利用林场的林地优势,积极考察论证适宜林场发展的“林下产业”,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种植木本、藤本、草本等药用植物或其它适宜林下种植的经济作物,实行立体种植,提高林地利用率,让有限的林地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依靠项目的实施,以增强林场的发展后劲,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强场富民,形成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