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城市唐卡研究和保护
盐城市唐卡研究和保护
[摘 要]爱国华侨赵泰来先生捐赠给盐城市博物馆203幅唐卡大多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由于唐卡自身的特殊性,对其研究和保护也成了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用本文对其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唐卡;研究;收藏;保护
一、盐城市博物馆藏唐卡概况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赵泰来,英籍华人,因将祖传下来的5万件价值8亿元的藏品无偿捐献给祖国的义举,与金庸、陈香梅一同获得了“2005年世界杰出华人奖”。在其捐赠的文物中,盐城市博物馆先后获得其三次捐赠文物862件,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203幅唐卡。据赵泰来先生介绍,这批唐卡,大多数是承传上辈收藏,少部分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香港文物市场中购得,一直未有系统整理和研究,其中不乏珍品。为充分发挥这批特殊藏品的作用,1998年起,盐城市博物馆将此列为重要课题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于2004年3月专门邀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吉美桑珠副研究员来盐城对其鉴定。经鉴定结果如下:馆藏唐卡共计203幅,其中较珍贵一件明代(达那给译师),珍贵15件清代(含明末清初一件),一般文物130件,其中清代113件、民国17件;现代作品12件,仿制品37件,印刷品5件,残损严重无法辨别3件。
二、唐卡绘制与历史价值
(一)用料: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全部取自天然物质,以产于雪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产原料,品质优异、品质优异色泽纯正,耐光极佳、耐候性极强,事实证明其历千年而不明显褪色,因而享誉四海。以出产于西藏而得名的“藏青色”,与其它地方所产同类颜料相比,具有色彩历久不褪、色相艳而不俗的特点,与金黄色等相配后能较好地映衬出庄重、高贵、典雅的气氛,已成为独特专用色之一。
(二)形状:唐卡画的形状,一般为竖长方形。中央画面称为“美龙”,是唐卡画的核心部分。画面四周多用黄红两色彩缎镶嵌,名为彩虹。下方正中镶一块方形的不同颜色的彩缎。画上有天杆,下方有轴。画的下方彩缎略成梯形,彩缎边沿嵌上红线或白线,轴的两端饰有纯银、象牙、玉石或铜质轴头,轴上雕有龙纹等图案,做工考究。整个画面覆盖着可以揭起的彩色绫子以保护画面,面上还压有两条等长的飘带。画面平常用绫子盖着,在展示时把绫子收在画的上方,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三)制作:绘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把画布固定在“唐卓”上之后,就着手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对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浆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一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接下来便是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称“黑画”)。勾墨之后再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岩石、山丘、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这些金色图案称“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金色来勾边,称“金线”。最后,将所有需要用墨勾的线再勾勒一遍,然后再画上眼睛。绘画的时间、艺术家自己的能力,以及订画雇主的要求等等都可能影响构图和画面装饰。唐卡绘好之后,要在画面的四边缝裱丝绢,这缝裱的丝绢。叫“贡夏”。
(四)内容: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五)历史价值: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1300年多的历史。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