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对糖尿病胰岛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
中药对糖尿病胰岛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总结综述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常用中药。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单味中药、中药提取去、中药复方改善糖尿病胰岛功能进行分析整理。结果部分中药改善糖尿病胰岛功能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结论部分中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胰岛功能,为今后防治糖尿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2-0090-03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病之一,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不同程度的胰岛素缺乏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键之一,从糖耐量正常到糖耐量减低再到2型糖尿病的进程中,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因此,中药改善胰岛β细胞的活性、功能及数量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至关重要。中药保护胰岛β细胞得到广泛关注,现就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常用中药进行总结。
1中医对糖尿病胰岛功能的认识
糖尿病属中医气血津液病中的“消渴”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1]。消渴的病机总体可归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又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消渴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以肾为关键,三脏可相互影响。随着现代生活及医学的发展,仝小林等[2]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部分并发症与肝、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脾弱胃强,寒热虚实夹杂,脾胃升降失调为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上,不仅要遵循“清热润燥,养阴升津”的基本法则,同时兼顾脾胃同?{。
胰岛β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的一种,能分泌胰岛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一起调节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在传统医学中,尚未发现对“胰腺”的相关记载,而从现代医学胰的生理功能看,多数医家均认为,胰腺当属中医“脾脏”范畴。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仓禀之官,强调“脾”对水谷的消化吸收作用,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之一,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原,胰腺的分泌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DNA酶、RNA酶等,这些酶原在胃或小肠激活后能够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个过程和中医所说的“化生水谷精微”的过程相似[3]。仝小林等[2]认为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必须经过胰腺外分泌细胞分泌的胰酶的消化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正如脾之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反之,就会出现气血生化不足的脾虚现象。胰腺的这些功能与中医“脾主运化”、“脾气散精”等生理功能极为吻合。张锡纯言:“至谓其证起于中焦,是诚有理,因中焦?病,而累及于脾,盖为脾之副脏,病累及于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因此,脾气健旺,则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正常;脾虚则胰腺β细胞功能紊乱而产生糖尿病的症状。此现象可称认为是“脾弱”及“脾寒”。而胰岛素抵抗或缺乏,导致葡萄糖不能利用,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乳酸堆积,酮体产生,出现一派热象。对应的此现象可认为“胃强”及“胃热”。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2临床药物治疗观察
2.1单味药治疗中医认为消渴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脾失健运,化生无源是消渴病发生的主要中医病机之一,中医治疗消渴当从脾论治,健脾、运脾需贯穿消渴治疗的始终,顾护脾胃、使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是中医治疗消渴的重点。有学者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治疗消渴的经验方中大多含有人参、白术、黄芪、山药等健脾药物。而黄芪、人参、山药等出现的频率较高,被历代公认为“治脾圣药”[3]。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敛疮生肌、利水消肿。黄芪含多糖、黄酮、甙等多种化学成分,有研究发现黄芪对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4]。黄芪多糖是黄芪的有效活性成分,是治疗糖尿病的传统中药,唐思梦、杨泽民等[5]用黄芪多糖(APS)治疗2型糖尿病SD大鼠,对大鼠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发现APS可以部分修复胰岛细胞的病理形态,改善颗粒脱失和空泡变性现象;另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检测胰岛β细胞的数量还发现APS可以增加β细胞的数量。《神农本草经》言:“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久服,轻身,延年”。《医学启源》引《主治秘要》对人参概述为:“补元气,止渴,生津液”。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含有人参皂苷,多种维生素……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能降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考试测试题及答案.docx
- 【国家标准】GB 50617-2010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pdf
- 冠心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BOSS立体声音箱CUBE-ST2使用说明书.pdf VIP
- Y·YKK·YKS和Y2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pdf VIP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山东师范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2.4 传感与控制 ---温度报警器 教学设计-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2.docx VIP
- 全国建材行业职工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竞赛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pdf VIP
- 小学生卫生与健康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