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的研究.docVIP

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的研究

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的研究   摘要:选用全光地摆的栽培模式在特定的栽培季节对东北地区主栽的27个黑木耳生产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鉴别黑木耳菌株。实验结果表明,以黑木耳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为依据可以鉴别黑木耳生产菌株,并以此为依据将供试的27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三个组群。??   关键词:黑木耳生产菌株;?A栽培试验;?A分类??   中图分类号:S646.604?ξ南妆晔堵耄?A      至2005年底我国黑木耳鲜品总产量已达975584吨,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每年生产用种几百万支(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调研结果)。在国内,不同菌种生产厂家间相互引种频繁,自主命名,致使黑木耳生产用种品名繁多,生产菌株“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普遍存在。我所自2002年起就对黑木耳菌种市场上流通的生产用种进行收集、鉴别和保藏工作,并用ISSR标记技术对东北地区主栽的27个黑木耳生产菌株进行分子鉴别,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相似水平在0.75时,27个供试菌株可分为3个组群[1]。本文对这27个黑木耳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以确认各菌株栽培特性,并以子实体朵形特征和?缍?周期长短为依据对供试菌株进行归类,旨在进一步确定这些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黑29、8808、931、981、HW9、HW5、9809和958由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提供;长白7由吉林延吉特产研究所提供;延明1号由吉林延边食用菌研究所提供;长城1号由吉林延边长城食用菌研究所提供;丰收2号由吉林延边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东A1、东A2、东A3、东A4、东A5、东A6、东A7、东A8、东A9和9809A由黑龙江省东宁县食用菌研究所提供;伊耳1号由黑龙江伊春市友好食用菌研究所提供;916由黑龙江中联食用菌所提供;988由黑龙江牡丹江市宏大食用菌研究所提供;888、898由辽宁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2??供试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0.5 g蛋白胨,20.0 g葡萄糖, 3.0 g磷酸二氢钾,1.5 g硫酸镁,200 g马铃薯,1000 mL水,pH 6.5[2]。??   原种培养基:小麦粒99%,1%石膏,pH 6.5[3]。??   栽培培养料:阔叶硬杂木79%,麦麸20%,石灰0.5%,石膏0.5%,pH6.5。??   1.3?υ耘嗍笛?   栽培时间选择春季栽培,以哈尔滨周边的尚志地区为栽培场地。生产安排: 12月下旬生产黑木耳母种,第二年1月中旬生产黑木耳原种, 2月中旬生产栽培袋,4月下旬进行催芽出耳管理。其生产过程如下,挑取3 mm×3 mm大小的供试菌株接入母种培养基试管斜面,25 ℃培养12 d,活化后转接至原种培养基中,25 ℃培养20~25 d。培养料装入17 cm×33 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高17 cm,121 ℃灭菌1.5 h,接入0.5%~1.0%的原种,在22~24 ℃,空气湿度65%的条件下,培养50~55 d。出耳时,每袋割边长为2.0~2.5 cm的“V”字形口10~12个。待自然温度达5~15 ℃时进行室外集中催芽。?缍?场地菌床宽度1.5 m,长度不限,先将菌床压实压平,大水浇透,用除草剂、石灰处理后,将菌袋间隔3 cm摆放于菌床上,菌床边缘的两行菌袋用60 cm地膜自下而上包盖,菌袋摆放好后上面再盖上草帘保温、保湿、遮阴,依赖自然环境催芽,一般7~15 d耳芽形成黑线,待耳芽长至0.5 cm大小时进行出耳管理。出耳采用全光地摆方式,用除草剂、石灰处理菌床,铺上有孔地膜,出耳菌袋直接摆放在地膜上,出耳全过程不盖遮荫物,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耳管理[4]。??   马庆芳,等:东北地区黑木耳生产菌株栽培特性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各黑木耳供试菌株子实体朵形特征和出耳周期长短(从木耳催芽到第一潮耳采收的时间),将供试的27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三个组群。第一组群,子实体单片簇生,耳基小,耳片大(7~15 cm),耳片舒展,正反面差别大,耳片胶质含量高,耳片弹性好,出耳周期长(65~75 d)。这一组群包括:黑29、长白7、东A1、东A2、东A3、东A4、东A5、东A6、东A7、东A8、东A9、916、延明1号、988、丰收2号、981和HW9号17个黑木耳生产菌株,在这一组群中,菌株数目多,各黑木耳菌株之间子实体形态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子实体形态上的差异又可将这一组群分成几种类型,其中以黑29、981、延明1号各为一代表类型(封三图1),各代表类型内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各代表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黑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