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影像诊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脂肪肝的影像诊进展

脂肪肝的影像诊断进展 徐 青 脂肪性肝病是21世纪肝病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脂肪肝的概念 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和脂肪储积,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正常肝脏含脂量2-4%,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的分类 1. 酒精性脂肪肝(并发/继发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统称酒精性肝病) 2.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单纯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脂肪性肝纤维化 脂肪性肝硬化 3. 急性脂肪肝(包括:妊娠急性脂肪肝、药物如四环素中毒等) 分 型 轻型脂肪肝 含脂肪占5%-10%,每单位面积有 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 中型脂肪肝 含脂肪占10%-25%,每单位面积有2/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 重型脂肪肝 含脂肪占25%以上。几乎所有肝细胞脂肪变性 脂肪肝危险因素 肥胖 体重指数 (身高/体重2) 24 高胆固醇 5.9mmol/L 高甘油三酯 1.7mmol/L 高血压 3次测量值均正常标准值 糖尿病 糖尿病史+空腹血糖 6.1mmol/L 肝功能异常 ALT40?/L 病 因 单纯性肥胖 营养不良 糖尿病 酒精中毒 高脂血症 临床表现 无症状 食欲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厌食或腹胀 肝区胀痛;黄疸(少数) 肝肿大;脾肿大(少数) 肝硬化 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表现 病 理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脂肪肝 肝活检 是确诊脂肪肝最有效方法,并可明确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有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但此种方法是侵入性检查,病人不愿接受。取样少,取样误差大。穿刺标本不能代表全肝状况,尤其不能反映不均匀性脂肪浸润患者不同部位的脂肪浸润情况。 影像学检查 B超 CT MR 超声检查 目前临床上B超检查已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简便、快捷、经济、无创伤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 超声表现 肝大,肝实质表现“光亮肝”,肝轮廓不清,变圆钝。肝内血管明显变细而显示减少,肝内血管与肝实质回声水平接近,回声反差消失。 根据肝内回声强弱与结构显示程度仅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及量的概念 CT检查 诊断肝脂肪浸润并进行分度, 优于B超检查 可不受腹部脂肪和结肠等含气脏器的干扰,可清晰地显示肝、胆、胰的形态、结构 CT表现 平扫显示肝的密度降低,比脾的密度低。 由于肝的密度降低,衬托之下肝内血管密度相对高而清楚显示,但走向、排列、大小、分支正常。 弥漫性脂肪浸润表现全肝密度降低,局灶性浸润则表现肝叶或肝段局部密度降低。 CT 分级 ⑴ 轻度 肝/脾CT比值≤1 ⑵ 中度 肝/脾CT比值≤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 ⑶ 重度 肝/脾CT比值≤0.5,肝内血管清晰可见 MR检查 同-反相位T1WI:准确发现肝内脂肪有无浸润,而且也能检测含脂肪的病灶 1H-MRS:定量检测人肝脂肪变的脂肪含量 1H-MRS 功能成像 无创研究活体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的方法。 利用体内奇数质子原子核的自身磁性及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和振动,产生磁共振信号,并经傅里叶转换形成频率曲线(波谱)。 软件测定水峰(4.7 ppm)和脂质峰(1.0-1.5 ppm)的峰下面积,以公式 FatMRS =脂峰下面积/ (水峰下面积 + 脂峰下面积) ×100%,计算肝细胞内脂肪含量(intrahepatic content of lipid,IHCL)。 超声可以定性诊断脂肪肝,但对轻度脂肪肝不敏感,漏诊率高,对检查者的依赖程度也高,不能作出程度分级,更无法量化脂肪含量 CT平扫可有效地检测脂肪肝,测量 CT值虽然可以对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做出粗略分级,但是单纯测定肝脏 CT值并不能准确检测肝内脂肪含量,并且 X线有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害,不宜作为普查和随访的检查方法 MR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在分子水平上对肝内脂肪进行检测和量化,具有很大的潜力。 随着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序列和 MR波谱序列的应用,脂肪肝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显著提高,使得脂肪肝的定量评价成为可能。 屏气T1双回波成像,in phase 和out of phase 水和脂肪进动频率相位方向一致时的图像,即in phase, 和水和脂肪进动频率相位方向相反时的图像,即out of phase in phase图像,TE时间是4.2ms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