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doc

医学毕业论文--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毕业论文--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

PAGE \* MERGEFORMAT 1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为特点常见疾病,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所上升趋势。根据支气管哮喘的定义,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管慢性炎症。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有些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各种药物的治疗作用环节不同,本文就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1、茶碱类 茶碱是常用的平喘药物,应用已经有50余年。茶碱是属于黄膘类衍生物,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除了直接舒张平滑肌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通过提高人体内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的浓度而抑制其释放;其次,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难者呼吸道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来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使嗜酸粒细胞释放白三烯减少约61%;第三,茶碱可明显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毛细血管壁,进一步抑制其游出毛细血管而发挥吞噬作用,同时能加强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由于平喘效果显著,是临床上首选药之一,目前使用的有氨茶碱、喘定、定喘止咳片及茶碱缓释片、控释片等,今后主要是小剂量,长效控释制剂为其发展方向。 2、B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B2-AG) B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也是常用药物之一,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少,主要是扩张支气管,它刺激B2-AG受体可使收缩的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最近研究表明,它对免疫系统、炎症介质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能过TH1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抑制TH细胞因子分泌,间接促进TH2细胞因子分泌,还有抑制嗜酸粒细胞粘膜附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但根据循证医学调查发现,长期吸入可使症状加重,气管反应性增高,病死率升高,病死率升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有舒喘灵,氯喘片、博利康尼,阿斯美等药物,中药麻黄也含有其成分,因此一些平喘中成药中基本上含有此成分。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中最为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于靶细胞,它能够能过抑制气管炎症而有效地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研究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抑制IL-4和IL-5面IL-4与呼吸道重塑结构有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撤药过快,可能导致急性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呼吸道炎症的复发,就慢性支气管哮喘者来就,即使长期给予糖皮质激素也难以降低其持续的呼吸道高反应性,临床上除了地塞米松,强的松外,最常用的是倍他米松的气雾剂。 4、M受体阻滞剂 M受体阻滞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悠久的历史,主要作用于抑制气管平滑肌内迷走神经的运动能神经元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但可引起口干、痰液粘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在临床上限制了使用,新近研制的M1、M3受体阻滞剂如溴化阿托品克服了上述副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此药对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的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无效。目前使用的有爱喘乐气雾剂。 5、抗过敏药物 抗过敏药物可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凝集,同时抑制其释放组织胺等介质,无抗胆碱或5-羟色胺的作用,主要治疗I型变态反应引起中度支气管哮喘,并且有预防作用,临床上使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克敏能、曲尼司特等。 6、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型药物,因为白三烯多肽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白三烯受体结合,引起支气痉挛,作为一种抗炎药物能减少炎性介质的作用,通过竞争性抑制,能有效预防白三烯多肽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后者能引起呼吸道水肿,同时还能抑制白三烯多及产生的呼吸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因此具有高度选择性特点,主要药物有扎鲁司特,普鲁司特,还有一种白三烯抑制剂一齐流通,主要抑制5-脂氧合酶阻止白三烯酸合成。 7、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能显著地抑制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童由P物质激发所致的FEV1下降,抗哮喘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利多卡因拮抗诱发因素所到处呼吸道收缩。包括阻滞迷走神经反射和抑制呼吸道平滑肌收缩,但静脉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8、环孢素A 环孢素A为一种真菌的多肽产物,通过干扰T淋巴细胞的信息传递通道而抑制其功能,并对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近几年来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 9、氨甲喋呤 氨甲喋呤为一抗肿瘤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可能是抑制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或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白介素1等细胞因子,临床主要应用小剂量,来降低毒性。 10、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近年来发现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并促使其释放前列腺素E,还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白三烯和白细胞介素1,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功能受损的抑制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