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抗菌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抗菌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耐药问题也日益突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或逆转细菌耐药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不少研究显示中药具有抗菌活性或逆转细菌耐药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药的抗菌作用和耐药逆转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药 耐药 抗菌性 细菌
[中图分类号] R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2(c)-009-02
Rearch on progress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AI Yan1,XIN Yan2,XIE Wenguang1*
(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2.Faculty of Laboratory Medicine i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using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al, drug resistance has become predominent, looking for new antibacterial drugs or drugs to reverse the resistance of bactetia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ocus,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nese Medicine ha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r the ability to reverse the drug-resistance.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abou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the ability to reverse the drug-resistance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Drug-resistance; Antibactrial; Bactetia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磺胺类药物和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抗菌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的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明确指出,细菌耐药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是当今医疗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少中药具有抗菌活性,而且具有副作用小、很少发生耐药现象等优点,逐渐成为抗菌治疗尤其是抗耐药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有关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1 不同中药制剂的抗菌作用
1.1 中药复方的抗菌作用
基于相辅相成理论,传统中药多为复方制剂,研究发现有的复方可用于抗菌治疗。如李建辉等[1]比较了7种复方红藤汤的次生代谢产物,发现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朱战波等[2]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到菌毒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杆菌、多杀性巴杆菌有抑制作用;李瑞科等[3]用布病灵与强力霉素和利福平联用治疗慢性布鲁菌病,与只用抗生组的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提高(布菌灵组治愈率为80.70%,而对照组仅为19.69%),可见布病灵具有很好的杀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布鲁杆菌感染;董发明等[4]发现杨树花的复方制剂能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
1.2 单味中药的抗菌作用
一些单味中药也有抗菌性。李仲兴等[4]发现五倍子的乙醇提取物可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株和未耐甲氧西林株)生长,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细胞膨胀、细胞壁和细胞质逐渐消失;董发明等[5]发现单味杨树花制剂能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黄衍强等[6]用煎煮法分别提取侧柏叶、大蓟、艾叶、石菖蒲、夏枯草、黄芩的活性成分,并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这些活性成分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发现夏枯草、黄芩在0.5 mg/ml时即有抑菌作用,1 g/ml时,6种中药皆有抑菌作用,但夏枯草和黄芩的抑菌作用更强;龙正海等[7]用乙醇分别提取几味中药的活性成分,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均显示黄芩、大黄、鸡屎藤、大青叶等可抑制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