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隧道设计与安全施工技术140知名集团.pptx

软弱围岩隧道设计与安全施工技术140知名集团.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软弱围岩隧道设计与安全施工技术140知名集团

3一 软弱围岩设计汇 报 内 容一、软弱围岩隧道的工程特征二、软弱围岩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三、软弱围岩隧道设计 四、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五、体会与建议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铁路路网的完善,建设标准的提高,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大量修建,隧道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也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软弱围岩隧道坍方、作业人员伤亡等事故却时有发生,隧道建设的安全现状无法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从设计源头上解决当前软弱围岩隧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我国是世界铁路隧道大国。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国铁路隧道通车运营长度已达到6000公里,在建隧道约6600公里,规划设计长度约7600公里,预计到2020年,我国铁路隧道总长将达2万公里左右,位居世界第一。 我院承担的任务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一方面,隧道多;另一方面,隧道通过软弱围岩地段长,如:全长462km的成兰线,隧道长度就达到322km,隧线比70%,Ⅳ、Ⅴ级围岩的比重75%,且多为千枚岩、板岩等软弱围岩地层。 这些都从客观上增大了隧道设计在安全方面的风险。 半个多世纪来,我院在西南山区铁路隧道的建设中,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和体会,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设计方面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一、软弱围岩的工程特征(一)软弱围岩主要工程地质特点 软弱围岩一般是指岩质软弱、承载力低、节理裂隙发育、结构破碎的围岩,工程地质特点有:(1)岩体破碎松散、粘结力差:一般为土层、岩体全风化层、挤压破碎带等构成的围岩,由于结构破碎松散,岩体间的粘结力差,开挖洞室后,仅靠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和微弱胶结作用成拱,这类岩体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浅埋地段容易发生坍塌冒顶。(2)围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一般以页岩、泥岩、片岩、炭质岩、千枚岩等为代表的软质岩地层,由于其强度低、稳定性差,开挖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尤其是深埋地段受高应力影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造成洞室内挤。(3)岩体结构面软弱、易滑塌:主要是存在于受结构面切割影响严重的块状岩体中,由于结构面的粘结强度较低,开挖后周边岩体极易沿结构面产生松弛、滑移和坠落等变形破坏现象。(二)、软弱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 软弱围岩的工程地质性质决定了它在隧道工程中的变形特征,即开挖后自稳能力差,表现出“自稳时间短、易坍塌”的特征。 由于隧道的开挖,使先前支撑隧道洞身围岩被移走,洞壁临空;造成围岩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围岩与洞壁均向隧道净空方向变形。这种变形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隧道正前方掌子面的水平位移,表现为掌子面的水平鼓出;二是,掌子面前方围岩下沉,浅埋隧道表现为地表下沉,形成沉降槽;图 掌子面鼓出/地表沉降槽 三是,刚开挖的隧道洞壁出现收敛变形,表现为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图 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 若这种变形不进行控制,则可能发生隧道坍方。常见的隧道坍方类型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掌子面水平变形过大,发生掌子面挤出坍方; 另一类是支护下沉过大,出现整体失稳坍方。 图 掌子面挤出坍方 图 整体失稳坍方 当隧道上部覆土较浅时,隧道内的变形可能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变形开裂,甚至出现坍塌冒顶的情况。这种坍方对隧道工程的建设和环境的危害性极大。洞顶地表陷坑整体失稳坍方工程实例 二、 软弱围岩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 针对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变形、塌方等风险,从地质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其潜在安全风险源主要有6种情况:(1)软弱围岩浅埋、偏压 软弱围岩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时拱部一般难于成拱,在未采取足够措施前,软弱围岩浅埋隧道易发生局部塌方;软弱围岩偏压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将承受显著的不对称荷载,施工期间易造成初期支护纵向开裂或错台,变形过大甚至塌方。图 地形引起的偏压图 地质引起的偏压 (2)土质隧道 土质隧道强度低、自稳性差,与岩石隧道相比要承受更大的荷载,若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将导致变形大、严重时会出现局部坍塌等安全风险。土质隧道塌方冒顶及洞内松散坍体(3)大埋深软岩隧道 在大埋深软岩地段,一般存在较高的地应力,由于软岩抗压强度低,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剥离,位移极为显著,变形持续时间长,隧底常出现隆起现象。 通过该段时,若支护不足,可能造成支护变形过度、侵限,甚至塌方等安全风险。 支护大变形严重侵入净空实例(4)断层破碎带 由于断层上下两盘的相对运动,常使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成碎石和粉末状,形成断层破碎带,其岩体一般自稳性极差,且常伴有地下水,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易发生塌方、掌子面突泥、突水等安全风险。断层破碎带及塌方隧道(5)结构面发育的块状岩体地段 块状围岩的力学特性是岩石单体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但因结构面发育,受其切割制约,特别是在有地下水组合作用的条件下,岩体整体稳定性差,这类围岩隧道坍塌的特点是个别岩块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