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审视作文教学的改革朝向
从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审视作文教学的改革朝向
摘 要:浙江省各地近两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具有材料作文独领风骚、内容突出生活基础、形式虚实结合、题旨引导思辨和理性等特点。由此,当前作文教学的改革,要朝着注重思想积累、强化思维训练、落实真实文风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考作文;命题走向;作文教学改革
每年中考语文试卷面世,人们最关注的便是作文题。一时间,众说纷纭,各论长短。因为这不仅关乎40%的权重分,还会对下一年中考,甚至当下语文教学改革产生一定影响。笔者分析了近两年来浙江省各地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从中发现了一些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现阐述如下:
一、材料作文独领风骚
近几年,材料作文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上,初步统计2016年浙江省10个地市中考语文作文题:7个材料作文,2个话题作文,1个命题作文;2017年浙江省10个地市中考语文作文题:8个材料作文,1个命题作文,1个半命题作文。即使是命题作文,也带有开放性质的材料,或者是一种次话题作文。所供材料生动、有趣、充满着戏剧性,内容简洁明了,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与想象空间。同时材料中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富有哲理,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及对人生的思考,承载着命题者对学生精神成长的一种期待与指引,这是命题者的匠心所在。因此,一方面,材料的“意”使得考场作文有特定的指向与要求,有利于评价与甄别;另一方面,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等尽可能留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考生挥洒才情,秀出真我。材料作文较好体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的有机统一,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受到青睐。
二、内容突出生活基础
不管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强调内容贴近考生、贴近生活,材料作文更是强调生活化的情境设置。这些材料或话题,在考生的日常生活中,都能直接碰到或经历过。
如2016年的杭州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上学前,爸爸总是为我整理书包,剥好鸡蛋。晚上洗完澡,妈妈就在喊:“衣服、袜子都放着,我替你收拾,快去写作业。”我跟他们说了很多次,我自己来;他们却说你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情我们替你做。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衣,我头儿一摇“自己来”;爸爸给我穿鞋,我小手一摆“自己来”。至今还记得,爸爸妈妈听了开心笑的样子……
上面的材料引?l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作文,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身临其境或感同身受之体验。在父母“替你做”与“我自己来”之间,自然唤醒考生的生活体验,引发考生对成长的思考。这个文题兼具生活体验性与成长思辨性,写作空间比较大,有利于考生表达真情实感,发挥写作水平。
2017年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交际语境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该类文题的目的是引导考生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交流能力。选材都是与考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生活情境。作文题关注“别人家的孩子”和“二孩”现象,让人感觉很接地气――“别人家的孩子”曾是多少学生成长中的天敌;“二孩问题”同样也是很多初中孩子要思考的问题。既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又贴近考生生活,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统计近两年浙江省各地中考作文题,具有典型的生活情境设置题占70%,足见命题者以此引导考生平时主动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意图。
三、命题形式虚实结合
在命题上,一些可实可虚、由实而虚的题目常被命题者青睐。如2017年宁波中考作文题“往后一小步”、2016年绍兴中考作文题“轨道与火车”、2016年金华中考作文题“开关”都是虚实结合的考题。因为命题过实,会限制考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过虚,又会使考生的思维找不到“着陆点”。所以虚实结合既可以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度,又可以考查思维的广度。考生可以从自然、生活层面实写,也可以从人生层面虚写,关键是考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另外,在作文审题方面趋向平易,命题范围有意与教材或学生必读名著等对接。近两年中考作文题,没有一题在审题上设置障碍,写作方向十分明朗,让每一个考生基本上都有话可说,区别仅在于考生本人的感悟深浅,考验的是考生平时的积淀。
如2017年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一团火焰熄灭了,另一团火焰燃起。――罗曼?罗兰《名人传》
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上述话语引发你什么联系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1)可选两句中的一句,或两句兼顾,确定立意。
(2)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与阅读,展开阐述,也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肥万物生物石蜡切片 IFtune绿 + IF红 双标实验报告.pdf VIP
- 国开2022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答案.pdf
- 智能除草机器人.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某国企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节能中的应用.docx VIP
- 专题14 阅读理解C篇之首字母技巧方法及20篇专练(解析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牛津上海版).docx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实操试卷(中级工)(试卷八).docx VIP
- 医疗器械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中建冬季施工方案.pdf VIP
- 中国打火机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