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币形态变迁的管理模式思考.doc

基于货币形态变迁的管理模式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货币形态变迁的管理模式思考

货币金融评论 2004年第5期 基于货币形态变迁的管理模式思考 PAGE 14 PAGE 21 基于货币形态变迁的管理模式思考 武汉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江 晴 提要:20世纪末的支付技术革命将纸币货币经济拽进了以无纸化货币为特征的后货币经济。本文从货币形态变迁引发的问题入手,通过评述西方新货币经济学理论,反思传统货币理论的思维定式,质疑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借鉴”功能观点”理论阐释无纸化条件下货币系统管理效率的实质。 关键词: 无纸化货币 新货币经济学 功能观点 人类经济经历过三次货币形态的更迭:第一次是从多种商品“等价物”向金属货币的变革:第二次是从金属货币向纸币信用货币的发展;第三次是从纸币信用货币向支票帐户和信用卡的演变。以电子资金转帐系统(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ystem, EFTS)为特征的无纸化货币将成为货币发展史上第四次货币形态的重大变革。 发生在20世纪末的这次货币形态变迁,是一次不仅波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而且同样影响着东方发展中国家的一次世界性货币革命。它以支付技术革命引发货币形态变迁为开端,直逼延绵了几个世纪的传统货币定式,致使传统货币理论所构筑的货币体系框架摇摇欲坠。这场革命的广度和深度对货币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界将这场由支付系统革命引发的货币系统特征变迁定义为后货币经济的开端。 Woodford,Michael,1998,pp.173-219以尼尔·华勒士(Neil Wallace)的“法律限制”(Legal Restrictions)和费希尔。布莱克(Fischer Black)、尤金·法马(Eugene Fama)、罗伯特·霍尔(RobertHall)的“BFH体系”为代表理论的“新货币经济学”派应运而生。 Newman,p.,1992,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tary and Finance, The Macmilian press Limited,pp.28-31后货币经济的主要表象可归纳为:l、电子支付方式已在极大程度上取代了纸币支付方式;2、金融 Woodford,Michael,1998,pp.173-219 Newman,p.,1992,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tary and Finance, The Macmilian press Limited,pp.28-31 一、由货币形态变迁引发的问题 EFTS正在从三个方面改变着传统货币的内涵: 1、货币层次概念变得模糊。在传统货币理论框架下,货币按其流动性从强到弱划分为不同层次,如:M0、M1、M2、M3、M4,等。支付技术的进步首先使现金形式的货币数量发生实质性萎缩。以美国为例,目前90%以上的交易结算额是通过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完成的。其次,电子技术的进步使活期存款形式货币、定期存款形式货币、储蓄存款形式货币,可以在不同帐户间迅速转移,甚至以“一帐通”(sweep account)形式存在,从本质上冲击着按流动性大小划分资金的帐户管理模式。其结果是货币层次变得难于分辨。其三,金融业(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合使传统货币体系中的现金、各类存款和其他金融资产趋向一体,狭义的货币与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难以区分,使按传统货币理论标准划分货币层次失去可操作性。 2、货币数量目标正在变得无意义。在传统货币理论体系中,货币被视为实物财富的虚拟符号。作为价值虚拟符号的货币,其数量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当名义财富量和实际财富量的相对量关系稳定时,货币才是一个称职的实际财富的虚拟符号。如果两者数量悖离,货币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扰动,货币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实际财富的虚拟符号。可见,在货币数量显得尤为重要的经济体系中,货币政策的中心任务只能是保持货币数量与实际经济活动发展相适应。 然而,在无纸化电子货币系统中,各类资金帐户之间的迅速流动乃至融合特征使货币作为稳定的“价值单位”属性被加强。稳定的价值单位是任何时点上按这个统一标准计算各种支付额价值的保证。电子信号形式货币实质上充当了这样一个价值单位名称。因此电子货币价值单位的稳定性是电子货币系统赋予其的基础特征。另一方面货币作为“资产”属性被加强。无纸化货币系统中的货币在极大程度上是以各种金融资产形式存在的(而不是库存的纸币),如银行的各种投资基金帐户“份额”,这就使虚拟价值总量与实际经济市场价值总量联系得更加紧密—

文档评论(0)

133****90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