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的设计
教材解读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以哀婉、深沉的文字记叙了民间艺术家阿炳创作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过程。课文集语文、音乐、美术、社会、思想教育于一体,文章以如泣如诉的二胡琴声感染人,以阿炳坎坷的生活经历、丰富的内心情感感动人,以惠山优美的月夜情怀吸引人,以生动流畅的语言文字打动人。
预设过程
课前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映示二泉风光的录像。
(设计意图:为新课教学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氛围。)
一、情感渲染,情景交融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二泉映月》,今天,再听这首曲子,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与第一次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交流。
3.小结:看来,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对《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今天,我们将就两个重要问题,更加深入地学习《二泉映月》这篇文章,理解《二泉映月》的深刻内涵。
思考:(1)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2)这首曲子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如何表现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研究与思考。)
二、情景追忆,人景交融
1.浏览课文,哪一段话着重介绍了阿炳创作这首曲子的过程?
2.交流:
映示: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边读边思考阿炳创作这首曲子的时间、地点、环境、心境。(出示:中秋夜 二泉 月光似水 想到 似乎听到)
4.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阿炳创作这首曲子的背景。
5.再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找出你认为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映示: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6.交流:
(1)结合图像说说“静影沉璧”的意思。
(2)理解“渐渐地……”这句话。(突出显示:叹息、倾诉、哭泣、呐喊。)
①结合阿炳的身世,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
②“……”省略了什么?试说:()的(),()的()。
7.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夜。但饱经风霜的艺人――阿炳却再也不能看到这美好的月色,回首从前,往事历历在目,言说不尽的痛苦、辛酸。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1)自由读。(2)推荐读。(3)集体读。
8.自主练习。
映示:又是一个(),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掺扶下,来到了()。(),(),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想到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出难点,借助多媒体帮学生理解重要词语,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结合阿炳的生平,理解阿炳的“叹息”“倾诉”“哭泣”“呐喊”,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做好铺垫。)
三、余音绕梁,人曲升华
饱经沧桑的阿炳倾听着淙淙的泉声,他百感交集。
引读: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1.阿炳此时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2.集体交流:
师:一个个音符在跳动,那是阿炳的心在唱;一句句乐曲在激荡,那是阿炳的血在流淌;一个个段落在跌宕,那是阿炳的灵魂在飞扬,……是他的灵感在升华,是他心中的歌啊!乐曲里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如何表现的?我们接着研读:这首曲子表现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如何表现的?
映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3.自由品读,思考:
A 琴声起初______,随后______,后来______。
B 当琴声______时,作者似乎听到了______。
4.集体交流。
5.分组配乐读。
6.小结: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据有人回忆,阿炳深夜卖艺归来,常在二泉边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设计意图:以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音乐与画面中自由徜徉,让他们的感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