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的研究
云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的研究
摘要:对云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材料采集和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和移栽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苗木的移栽效果,为杉木无性系组培快繁育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杉木;优良无性系;育苗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077-07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是林农喜欢种植的造林树种。在1000多年的种植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杂交与选择,留下了很多表现较好的优良无性系。为加快这些优良无性系在林业上的繁殖应用,红河州国营芷村林场在云南省率先开展了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速繁殖育苗技术研究。经过近三年多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了适合云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速繁殖育苗的技术成果。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1)从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优良无性系中选择“洋林020”、“洋林061”、“洋林062”。
(2)从本地优良无性系中选择4个(暂编“红林001”,“红林002”、“红林004”和“红林005”。
2.2 方法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稍作改良,培养pH值为5.8,卡拉胶5g/L,激素浓度单位为mg/L,培养条件为(25±2)℃,光照12~14h/d,光照强度16001x。各试验均进行3次重复,表中数据均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方差分析用计算器计算获得。
2.2.1 试验基本流程
①材料采集;②外植体表面灭菌;③诱导培养;④继代增殖培养;⑤壮苗培养;⑥生根培养;⑦出室炼苗;⑧移栽培育和栽后管理;⑨建立生产技术体系。
2.2.2 试验方法
(1)材料采集。材料采集自优良无性系母树靠基部的萌芽条。采集时间分为干季(当年10月之后,来年5月雨季来之前)和雨季两种,一般在下午进行采集,根据试验结果对采集时间进行选择。
(2)外植体表面灭菌。材料采回后,剪去全部针叶(叶柄基部留2~3mm短柄),然后切成2~6mm的带芽茎段,用洗洁精或洗衣粉洗3~5min,用流水冲洗2~3h,再用0.08%~0.12%HgCl,进行灭菌,最后在超净台用无菌水清洗8~10次,根据试验结果对灭菌时间进行调节优化。
(3)诱导培养(初代培养)。对外植体表面进行清洗后,先将茎的一端或两端切去少许,再将剩下部分切成2cm左右的带芽茎段接入不同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腋芽诱导培养。培养基采用3/4MS,蔗糖2%,添加的KT浓度为0.3~1.2mg/L,NAA浓度为0.05~0.15mg/L。接种完成后先进行暗培养72h,再进行光照培养,光照时间12h/d,各处理按40d的出芽指数(发生芽的外植体上的平均出芽数)、芽平均高(全部芽长度总和除以芽总数)、诱导率进行统计结果,再根据结果对诱导培养基进行调节优化。
(4)继代增殖培养。初次培养40~50d后,新芽长到2cm以上时,即可将其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采用3/4MS,蔗糖3%,6-BA浓度为0.1~0.7mg/L,NAA浓度为0.01~0.1 mg/L,各处理按40d的出芽指数(发生芽的外植体上的平均出芽数)、芽平均高(全部芽长度总和除以芽总数)统计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对继代培养基进行调节优化。
(5)壮苗培养。继代培养40d后,剪取继代苗中高2~3cm,生长健壮的芽接入壮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基本培养基采用1/2~3/4MS,NAA的浓度为0.03~0.06 mg/L,蔗糖浓度2%,碳粉浓度0.5g/L,根据试验结果对壮苗培养基进行调节优化。
(6)生根培养。在继代培养40d后或壮苗培养30d后的瓶苗中,选取高3cm以上,生长健壮的植株为材料进行生根试验,基本培养基采用1/2MS,蔗糖浓度2%,NAA的浓度为0.01~0.03 mg/L,NAA的浓度为5~15 mg/L,各处理按40d的生根指数(发生芽的外植体上的平均出根数)统计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对生根培养基进行调节优化。
(7)黄化率控制。组培过程中,组培苗黄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轻者可影响繁殖速度,重者可导致整个组培生产的失败。分别选择不同培养基配制用水、不同生长素NAA的浓度和不同接种人员等因素作对比试验,通过试验进行优化选择。
(8)出室炼苗。经过生根培养30d以上的苗便可进行出室炼苗和移栽,炼苗时间一般15~20d。
(9)移栽及栽后管理。移栽基质选择生土、轻基质或熟土。基质在使用前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充分消毒灭菌,移栽后除及时浇水外,应在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