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有效供给问题的研究.docVIP

保障房有效供给问题的研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障房有效供给问题的研究

保障房有效供给问题的研究   【摘 要】保障房的供给关乎民生,能够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保障房供给不足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以地方政府角度为视角,深究其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即通过相关的规制和激励来促进保障房的供给。   【关键词】保障房;供给;地方政府   一、引言   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房价飞速上涨,广大人民群众购买房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让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对“居者有其屋”充满了期待,加快建设保障房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来看,保障房覆盖率均不足8%,这反映出保障房供给严重不足,许多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保障房的建设,但是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很小,其占比不到4%,并且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房建设响应不积极,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地方政府是保障房供给主体,地方政府实际上垄断了城市土地的一级市场,掌管着保障房建设用地的划拨大权,因此,保障房的主要供给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头上。   二、地方政府在保障房供给中的职责   (一)保障房供给责任主体   政府作为二次分配的主体,政府有义务通过再分配来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在2008年中央“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新成立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身为建设部,职责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大多数国家,甚至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也都是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普遍存在的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保障房的供给是为满足无力购买或租赁市场价商品房的低收入家庭的需求,而居住需求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只有住有所居满足了,人们才能安心的从事其他活动,然而低收入家庭无力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住房问题,因此,政府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应发挥基础性作用,使低收入家庭也能获得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体现社会公平。   (二)保障房供给主体   保障房的责任主体是政府,那么哪一级政府是供给主体?哪一级政府负主要责任?目前,我国政府结构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等自然禀赋差异很大,如果让中央政府统一规划筹建保障房,那么则很难做到保障房供给的公平,相比而言,地方政府更有信息优势,并且地方政府垄断着土地一级市场,掌管着保障房建设用地的划拨大权,那么自然而然保障房的供给主体落到地方政府头上。   三、保障房供给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国保障房的供给状态   2011年中央要求加大供给,并给出相关优惠政策和约束机制。但各地建保障房的积极性不高,出现凑数、建筑质量不高、数量不够等问题,保障房在住房供给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保障房销售量占住宅的比重逐年下降,2000年,我国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为3760万平方米,占住宅销售面积的22.69%,之后逐年下降,2004年开始跌至10%以下,2010年我国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为2738万平方米,占住宅销售面积的2.94%。其次,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加大,但其占住宅投资比重明显下降。这些都反映出保障房的供给出现很大的问题。在经济建设高峰期,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占住房总量比例一度接近60%,日本超过50%,新加坡则超过90%,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比重明显低于这些发达国家。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是保障房的供给主体,而保障房的供给严重不足,这说明地方政府响应不积极,中央政府因缺乏对地方的刚性约束,并且中央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财政支出比例很小,导致地方政府对保障房供给不积极。   (二)地方政府响应不积极的原因   1.财力与事权不对等   现行的财政体制是财政责任下放程度很高,但是财政收入上收的财政集权体制。尤其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中中央分享75%,企业所得税分享60%,这样必然减少了地方政府的预算收入。首先地方政府没资金,保障房供给中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近两年清理整顿地方融资平台、卖地的约束,这些使得地方政府在正常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其他融资渠道也很难筹到资金。其次,财力与事权的不对等使得地方政府积极寻找预算内的资金来源,而建设保障房将会减少地方政府的预算内收入。因为,地方政府将地划出去用于保障房建设,这样就挤占了本来用于建造商品房用地,这样就减少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而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再次,中央对保障房建设的财政支出比例非常少,大部分资金需要地方政府来筹集。   2.缺乏约束   地方政府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